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远东帝国> 第十一章 机械厂

第十一章 机械厂(2 / 4)

当初为了不影响工厂以后的生产,霍山早就规定了除拉货的车辆之外,其他厂区管理人员的马车一律不准进入工厂。之所以制定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的规定,也是为了保证工厂的生产效率,毕竟这时候的马车可不像后世的汽车那样速度那么快。

虽然还有上百米的路要走,但好在工厂的道路早在之前,便已经用水泥铺过了,所以,霍山他们很快便走到了车间门口,看着在已经带着带着十几个人,在那里等着的老人,他不禁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福伯!”

“呵呵呵,少爷,机器我们都调试好了,而且我们从各国洋行里订购的钢料也已经运了过来!只要再等上几天就能够开工生产了!”

听完老爷子的话,霍山不由皱了皱眉头,心中多少有些无奈,虽然自己的钢铁厂已经建立,但是想要开工生产恐怕还要再等几个月的时间,现在也只能从外面买钢料来保证生产了!

“民族工业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啊!”霍山心中感叹道。

“对了,福伯我们的技工学校办的怎么样了?”前段时间,霍山为了培养自己工厂所需要的产业工人,便让老爷子把技校办了起来。

“按照少爷的吩咐,我们已经在台北和基隆连续开办了十所技工学校,每个技校的学员在五百人到一千人之间,老师都是我们从清廷各家洋务工厂,挖过来的技师和高级技工,因为施行了少爷制定的新用工标准,学员们的学习态度都很认真,而且有了少爷所编的简体字和字典,他们学习的速度也很快,大概用半年的时间我们便能培养一个初级技工,一年的时间便能培养一个中级技工,但培养一个高级技工可能就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嗯,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一个高级技工不仅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实在不是短时间里能够培养出来的,不过我们使用的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将大大减少我们对高级工人的需求,以现在我们储备的工人数量,也能够满足现阶段我们的工厂需要了!”

说着,霍山在一座镗床面前停了下来,摸着冰冷的钢铁转头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一个四十多岁,身材瘦小的中年汉子说道:“高技师,这些机床怎么样?”

四十六岁的高友德,是霍山新的用工标准实施后,仅有的被评为技师的二十四个人之一,以前在江南机器局干了二十多年的他,也被霍大少爷一月五十两白银的高额诱惑,举家迁到了台湾,现在是这座生产车间的负责人。

虽然,少爷对他的称呼很怪异,但高友德还是很快答道:“回少爷的话,这些机床虽然都不是新的,但是性能都不错!在加工精度上没有什么问题!”

听完他的话,霍山明白的点了点头,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