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远东帝国> 第一百一十七章 规模空前的基础建设

第一百一十七章 规模空前的基础建设(2 / 3)

人,我们够吗?”

“这个你放心,我们政务院已经讨论过了,这五个船厂建立后,主要以建造两千吨以下的渔船、近海运输船为主!这类船只,不像军舰和远洋货轮那么复杂,就是我们培训出来的初级造船工人也能胜任!而且造船设备的采买,船台的建设到安装调试,起码也要将近两三年的时间,两三年之内我们我们合格的造船工人数量肯定会扩大好几倍!即使高级技工不多,但是剩下的初中级技工,也足够我们的需要了!所以你完全不必担心工人数量不足的问题!”黄胜自信的答道。

“既然老师已经考虑好了,那我肯定会支持!而且,造船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我们钢铁业、煤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工业体系的整体性提高也是看得见的!”霍山笑着说道。

“嗯,我们政务院也是这样考虑的,而且,我们也综合考虑过各国的工业发展政策和历程,发现现在的美国以铁路的大发展,带动整个国家经济高速提升的方式,是最适合我们人民军的,而且他们制定工业标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业发展对高级技工需求的方式也很适合我们!所以我们政务院也制定了以造船和铁路为龙头的工业发展模式,同时也在探讨制定我们自己的行业标准的可行性,并准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进行小规模的实验!”

政务院的这个主意,霍山也是非常支持,后世的国家工业标准化生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早下手,抢在列强的前面,也有利于霍家军工业实力的整体性提升!不过工业标准化生产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现在的机械设备加工精度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能进行小规模,并且还是最初级的尝试性生产!

“政务院考虑的很全面,也很长远,这个工业标准化规范,要早些制定出来!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工业的发展!”霍山肯定的说道。

“嗯,我知道了!想要促进南洋各省的经济发展,足够的客货运船只,只是这其中的一方面,另外港口的建设也很重要!我们打算在这原本五年计划的基础上,提高海港码头的建设数量和吞吐量,预备建成三十万吨以上的码头六个,基隆、东万律、班达亚齐、新台北市、帝力、帕卢!达到二十万吨吞吐量的码头十二个,高雄、三亚、古晋、加湾市(斯里巴加湾)、三马市(三马林达)、南海市、巴东市、加兰市、泗水、普拉市(查亚普拉)、马老奇市以及莫港市!再加上包括马辰市、巴厘巴板、万鸦老市等城市在内的,达到十万吨吞吐量的海港二十四个,以及其他十万吨以下的海港!等这些海港建成,那么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南洋各省的海上交通和联系将变得无比的便捷!另外,再加上我们正在各个岛屿上,大规模建设的公路和铁路!一个覆盖海陆的整体交通网路就将全面形成,到时候我们霍家军的经济发展也将迈上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