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远东帝国> 第五百三十六章 清法战争(下)

第五百三十六章 清法战争(下)(3 / 4)

就赶紧撤退吧,不然等他们找上门来,我们可不好解释!”三团政委朱文笑道。

“嗯,说得也是!命令部队撤退!”

随着翁文东一声领下,原本还在开火的75野炮立即停下,然后炮班士兵,可是熟练的把六门火炮,拆卸成一个个零件,然后装到旁边的驮马上,快速运走。

等一个时辰之后,清军部队找过来的时候,当地除了一堆凌乱的脚印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没有。

虽然没有找到暗中出手相助的部队,冯子材也就暂时放下了,现在乘胜追击,一举收复凉山,克复河内,打败法国军队才是最主要的。

因为,此次又霍家军出手帮助,法国部队的损失要远远超过历史,而清军的损失则更少,而且再缴获了法军大量装备之后,冯子材部清军实力大增。并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重伤在镇南关前线逃跑的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

1887年3月30日,赫本哲放弃谅山的消息传到法国本土,法国总理茹费理内阁以306对149的票数否决了茹的“增拨军费案有先议权”提案。茹费理引咎辞职。

1887年4月,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清政府同意下,派其僚属英籍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赴巴黎促进中法和议。4月24日,金登干和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在巴黎匆促签订停战协定(《巴黎协定书》)。

之后,清政府明令批准李福天津《简明条约》,并下令北越驻军分期撤退回国;中法战争至此停止,慈禧太后颁发了停战诏令。

接到撤军诏令之后,原本已经距离河内不足50公里的冯子材不得不撤军回到广-西,而刚回到广-西,冯子材便被撤消了一切军务,可见这时候,清廷已经对军功卓著的汉家将领已经是非常忌惮。

不过这一系列命令,也让云集在广-西的大部分抗法官兵心中集聚的不满达到了顶点,特别是冯子材被免职的时候,他所统领的40营,近两万精锐清军差点发生兵变。

不过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1887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

1887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十款,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