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较早的阿姆斯特朗42倍口径15英寸舰炮,理论上在最大仰角32度时的射程是42公里,但实际是没有哪位指挥官会认为自己能在这个距离上打中目标。但随着火炮口径和性能的增强,战列舰的交战距离从早先的10000米之内扩大到了20000米以上,现在更有增加到30000米的趋势。
在如此远的交战距离上,炮弹落下时的切入角几乎就是垂直的,这将极大地考验战舰的水平防御能力。早期建造的无畏舰因为并没有注重水平防御,实际上已经无法应付一场高强度的海上激战了。
随着旗舰的开火,位于身后的各舰也陆续开始了炮击,海面上顿时象开了锅一样,冒起一团团的黑色烟雾。远处海面上的英国战舰侧面也在喷吐着橘红色的火光,他们也开始了还击。大口径炮弹带着尖锐的啸声划空而过,在海面上激起一道道冲天而起的巨大水柱。
海面沸腾了!
炮声隆隆,炮弹如同碎石般落下,军舰的周围激起无数高大的水柱。烟囱里喷出的浓烟,夹杂着火炮发射的硝烟,在波涛汹涌的灰色海面上空旋绕飘浮。
这时海上的战场,双方的战舰就像是两队拿破仑时代的火枪兵一样,在拿着霰弹枪在向对方相互轰击,谁也不知道谁会先打中对手。相对而言,德国人的火炮射速更快一些。当英国舰队这边刚刚完成一轮射击,天空中又再度响起一阵令人心悸的尖啸声。在这个时候,英国指挥官们心中就不免生起一种感叹——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英国舰队虽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新兴的德国舰队却拥有更多新锐的战舰,就犹如一个体重虽大却略显迟钝的老拳王在面对一位年青的挑战者,后者的步伐要更加轻盈和富有活力。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巨舰、大炮,双方排成队列在运动中的远距离相互轰击,这样的场景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了两年前进行的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在人类进入到钢铁时代之后,英德舰队再一次上演了一场小型的巅峰对决。
作为英德海军的颠峰之作,“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马肯森”级战列舰代表了两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虽然由于“女王”级因服役较早略显老迈,但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之一。
在英国舰队旗舰的指挥室里,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毫无疑问的都集中到了那些不断被炮弹激起的高大水柱上,每一发炮弹都在牵扯着人们的心,不论是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双方实力相当,谁也没有把握就能够干掉对手。按照理论上的数据,装备15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应该能够抵受住同样口径舰炮的攻击,但实际上,在双方实力对等的条件下,海战的结果却更多的取决于运气。
一发起发殉爆或是给对手造成重创的炮弹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