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双鹰旗下> 一六一、援建计划

一六一、援建计划(2 / 3)

族资本由于规模不足,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则极为缓慢。

另外在廉价劳动力的作用下,民族资本家本对于更新设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等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几乎根本不重视,最终导致其无法和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生产方式的外国资本相抗衡。

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经过德奥经济专家和中国工商代表团的反覆协商,双方制订出以优先发展交通、能源、电力、工业材料、机械加工、化学工业等基础工业部门为主的援助计划,首先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

根据协议,德奥两国在五年内以“国家担保补贴、银行出资”的方式向北洋政府提供大约150亿马克(克朗)的基础建设和工业项目低息融资,以支持中国政府推行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其中一半的贷款以现金方式,另外一半以机械设备等实物方式和人员、技术支持的方式提供给北洋政府。

这实际只是个开始,根据伊加尔的估计,如果这项计划进行的顺利的话,那么,在未来的五年内,德奥两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最少在500亿克朗以上,这实际相当于目前德奥两国每年工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这必将极大地促进两国的工业发展。

另外,德奥在乌克兰、奥斯曼帝国和安南、非洲的殖民地也制订了类似的投资计划。

如果计划进行得顺利,那么将会形成一个占世界人口大约一半左右的庞大市场,这已经足以和英美所控制的庞大的殖民地市场相抗衡了。

随着华工军团逐渐返回国内,北洋政府现在手上已经拥有了7个师近35万兵力,加上原本就在京津一带的三个师,已经对各地军阀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徐树铮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挨个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军阀们了。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他先把目标放到了蒙古。

蒙古在辛亥初年宣布“独立”,后来在北洋军的打击下改成了“自治”。欧战开始后,沙皇俄国陷入欧洲战场,根本无力东顾,库伦当局感到局势不妙,便有了取消“自治”的提议。

1915年10月,北京方面任命中国驻库伦办事大员陈毅和驻乌里雅苏台等地的住理专员到达外蒙任职。1916年7月,根据《恰克图协约》,在库伦举行了中国大总统册封哲市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的典礼。为了整顿在沙俄控制下处于严重混乱的外蒙财政金融,北洋政f在库伦设立了中国银行,其后又开辟了张家口至库伦的公路运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1月,哲布尊丹巴和外蒙古“自治”政府在爱国舆论的压力下,派“司法部长”、车臣汗部盟长那旺那林和“军事副部长”扎木彦多尔济等到北京,向民国总统袁世凯和中央政府赠送了大批礼品,表示了愿意取消“独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