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俄大使,声明远东共和国是苏维埃俄国的故有领土,要求中方从远东共和国撤军。
远东共和国建立于1919年,最初得到了乌米扬诺夫政府的承认,但在1923年,红军攻克西伯利亚政府首都鄂木斯克后,便宣布不承认远东共和国的独立地位。西伯利亚政府最高临时执政高尔察克在撤退途中被打死,原驻中国的中东铁路卫戍司令霍瓦尔特中将成为了白军最高指挥官,霍瓦尔特宣布就任远东共和国总理,并把首都从上乌金斯克迁到了伊尔库茨克。由于华工军团在退到了大叶尼塞河一线后,便开始就地防御,并和白军一起粉碎了红军的进攻。当时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处于最虚弱的时期,由于担心中国和日本寻找借口西进,莫斯科方面命令红军停止了进攻,双方以大叶尼塞河一线划分出了停火线。
红军转而进入中亚和乌拉尔南部地区,经过两年多的艰苦作战,终于消灭了杜托夫集团,最终推进到了伏尔加河一线。
随后,苏维埃政权又与乌克兰共和国和顿涅茨-顿河哥萨克共和国爆发了一系列的边境冲突,收复了沃罗涅日、萨拉托夫、布良斯克和别尔哥罗德等地。最终在德奥的干涉下,三方于1925年达成停火协议,顿涅茨-顿河哥萨克共和国与苏俄基本上以北纬52度线一线形成边界,与乌克兰在哈尔科夫与别尔哥罗德中间线为边界,哈尔科夫划归乌克兰共和国。
历时7年的俄国内战终于结束。由于长达数年的内乱,苏俄境内基本上是一片废墟,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工厂停工,粮食和生活必须口极度匮乏,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由于无力继续作战,莫斯科方面无奈地选择了停战,在远东以叶尼塞河为界,默认了远东共和国的存在。
由于俄国内战,大约数百万的旧贵族、地主、富农、犹太人和白军逃亡到了远东,但即便如此,远东共和国依然感到人力资源远远不足。于是,在霍瓦尔特执政时期,远东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来自中国的移民到远东开荒种地、开矿、伐木,远东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贫困人口移民到远东地区,二十年来,已经有大约6百万的中国移民在远东落户,这里的中国人口几乎与俄国人口相当,汉语也成了与俄语并用的通用语言。
1937年7 月,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1 号楼二楼东侧最高统帅的办公室内,朱亚什维利站在地图前仔细看着,地图上远东共和国的部分被标注成了白色,而且还有一大块也是白色的日占区。看着地图上一大块白色的“国土”,最高领袖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连奥地利人都敢肆无忌惮地欺侮到我们的头上来了?就是因为这些卖国贼!”朱亚什维利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白匪统治的顿河区、高加索地区和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