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双鹰旗下> 32、武昌(一)

32、武昌(一)(2 / 3)

这家工厂又成了国有股份占多数的“国家企业”,并一直受交通部的直接管理。

在汉阳,还有中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中国陆军自己仿制的火炮大约有一半多是这家工厂生产的,另外,这家工业每年还能生产10万支步枪,上千挺机枪和火炮。从汉阳兵工厂在1913年还开始仿制汽车和内燃机,并且为北京的南苑航空学校仿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

现在帝国伊斯莱亚公司拥有这家机器厂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数万人的大型企业,每年能制造12000辆汽车、近20000台内燃机,并且够制造近600辆坦克。

中国大约有五家工厂能够生产汽车,坦克和拖拉机厂却只有三家,除了汉阳机器厂外,张家口机车厂也能够制造内燃机和坦克、拖拉机,另外就是在1934年新建的包头拖拉机厂。山西的太原兵工厂能够制造汽车,但不能制造内燃机,现在阎将军正在利用德奥的援助设备对这家兵工厂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中国的飞机厂倒是有六家,不过规模都不是很大,主要从事飞机的修理和组装。北京的南苑飞机厂是国内最大的飞机厂,另外福州的海军兵工厂也能制造飞机和内燃机,不过,福建的工厂正在向广西搬迁,生产很不正常。如果被切断了国外援助,根据林格尔的估计,中国每年只能生产不到600架飞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从1935年开始,在帝国的贷款支持下,北京政府就开始了一揽子的重整军备计划,在西部的重庆、西安、包头、兰州和株洲搬迁和兴建了一系列的工厂。不过,由于整个工程在1936年才陆续开始,预计最早建成的工厂也要到明年春季才能投产。

中国的中央陆军师的装备并不比日军差,基本上统一装备了斯泰尔-卡尔卡诺6.5毫米口径的制式步枪,斯泰尔-曼利夏公司被伊斯莱亚集团兼并后,为意大利人设计的卡尔卡诺步枪也采用了伊斯莱亚步枪的十发弹匣式供弹设计,与李.恩菲尔德、伊斯莱亚并称为世界上三种射速最快的栓动步枪,操作优秀的步枪手甚至能用它达到半自动步枪的射速。

不过,中国的地方部队的装备要差得多,大多数使用的是已经淘汰的仿德制委员会式步枪的汉阳式步枪,也有一些日式步枪和俄式步枪,装备五花八门,士兵的训练情况也很差,特别是火炮火炮严重不足。

在战争焕发后,吴将军在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和河南洛阳设了三个新兵训练基地,招募了大约三十万新兵正在进行训练。现在中国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后备役制度,征兵要靠着临时招募,很多人是被强迫参军的。

林格尔发现这些部队缺少有经验的职业军官,有很多年青的军官是招募的学生军,并没有军校的经历,这是件很可怕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