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双鹰旗下> 45、潜流

45、潜流(2 / 3)

海顿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尽量使奥匈陆军少受德国装备的干扰。

让李海顿感到忧虑的是苏俄武装力量的快速增强。

虽然在欧战期间丢掉了乌克兰和顿涅茨地区的重工业基地,以及巴库地区的油田,俄国人损失了百分之四十的重工业和人口,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消弱。但俄国毕竟地大物博,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特别是在31年后随着西方工业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大规模引进,俄国在乌拉尔地区和哈萨克共和国陆续建成了五座新兴的钢铁基地,随着西伯利亚油田和乌拉尔河下游地区油田、土库曼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苏俄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1937年,苏俄的钢铁产量突破了1000万吨,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工业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强,苏俄的军事实力也在飞速增长。

目前苏军一直保持着240万人的庞大陆军编制,随着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快速发展,苏军已经装备了近8000辆坦克和12000多架各型作战飞机,规模和数量惊人。随着军事力量的增加,朱亚什维利的野心也在逐渐膨胀。远东的战争,实际上是一次军事试探,苏俄在试探德奥的反应,可惜的是德奥除了在口头上对苏军入侵远东共和国的行径表示了遣责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这更助长了朱亚什维利的气焰。

在苏俄的策动下,乌克兰、顿河、高加索联邦和奥斯曼帝国境内都数次爆发内乱,虽然事态都得到了平息,但上述国家内部并不安定,经常出现由社工党策动的罢工或是示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内部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安纳托利亚地区和两河流域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伊斯坦布尔政权方面仅仅靠着德国的支持才勉强维持着统治地位。

在中国战场上出现美国飞机的消息让李海顿十分重视,看来罗斯福依然回到了用提高军备来提升国内经济的老路上。美国人希望策动一场战争,并通过出售军火来达到复苏经济的目的,在远东,背后和德奥势力和美国势力无可避免地在暗中对抗。英国人则无可奈何地眼看着日本人摧毁了他们在中国长江下游精心打造的势力范围,同时希望日本与德奥直接爆发冲突,又不想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心情矛盾而且复杂。

海军大臣霍尔蒂元帅赶到了罗得岛,皇帝每到一月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会在罗得岛上的庄园里度过。皇帝修改了海军部所提交的1938年度下半年的造舰计划,取消了所有六艘重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希望把它们改建成中型航空母舰。

“元帅,一艘排水量15000吨的重巡洋舰的造价为9000万克朗,而一艘排水量为25000吨的中型航空母舰的造价也差不多如此,既然如此,我们何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