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双鹰旗下> 49、购舰

49、购舰(2 / 3)

,我们就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海战的结果在船台上就决定了!”确实如此,现代海上战争的决定因素是工业和钢铁生产能力,如果不在海上打败日本,中国人就根本无法取得中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比如,日本海军已经开始秘密建造排水量超过了六万吨的“大和”级战列舰,其主炮口径达到了创纪录的460毫米,而且装甲厚度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海军中服役的,以及正在研制的战列舰。这同时引发了世界海军强国新一轮的战列舰建造竞赛,但中国海军却对此只能望洋兴叹,即使没有中日战争,中国海军想要建造这样的超级战舰,最少也需要再过十五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海军是个烧钱的军种,仅一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造价就超过了2亿克朗,而在增加了预算之后,中国海军每年的经费也只有1亿多元,即使如此,还让陆军部的人诟病不已,因为这些钱足以装备十几个奥械的陆军师,但投给海军,却根本见不到多少作用。

在开战之初,拥有四艘战列舰,感觉还不错的中国海军就被日军在偷袭中打垮,战列舰根本就禁受不住飞机的轮番轰炸,稍微值得庆幸的是,是中国海军在造舰时根据奥匈军事顾问团的建议建造了两艘航空母舰。

中国海军在开战之初就几乎全军覆没,北方第一舰队的主力舰被迫逃到青岛,依托于德国人的庇护之下,而南方第二舰队对上海的增援也没起到效果,反而自己受到重创,目前主要舰船都在意大利进行重新改装,只在北部湾海域保存有一支巡洋舰队。

长江舰队在江阴和镇江的两次阻击战还是体现了海军的价值和作用,一艘驱逐舰的火力就足以压制日军一个重炮团,这为陆军的调整赢得了时间。特别是日军对当涂的进攻失败之后,长江战线双方暂时停止了进攻。日军沿长江的进攻需要等待海军疏通了江阴和镇江两道水下封锁线之后,军舰进入南京一线之后再发动进攻,而中方则在当涂和九江一线积极构筑防御要塞和炮台。

在陈绍宽的争取下,北洋政府终于同意把在欧洲筹措的近25亿马克经费一部分用于海军增购舰船,在与各方协商后,最终确定了购舰方案:花费4亿马克订购6艘航空母舰,其余的经费用于购买潜艇,护航军舰则由国内自主建造。海军部已经筹措到了资金在钦州湾的西部的企沙湾内正在修建一座大型的海军基地和造船厂。

在航空战舰的选择上,奥匈海军提出的是标准排水量41000吨,造价为1.2亿克朗的计划,这显然超出了中国海军目前能承受的范围,最终,中方选择了德国海军正在建造的“格拉芙.齐柏林”级航空母舰的建造方案。

在这个时代,由于德国的工业和军工能力并没有遭受战后严重的破坏,加之德国海军还拥有改装四艘“约克”级航空母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