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我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爱国是一个合法公民应该具的基本素养,你们不能因为我是写悬疑剧出名,就否认我拍爱国片的用心。 我到了这个年纪了,名利都有了,我开始往回看,越发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虚无的,我问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做了吗?我的心告诉我,没有。 所以我下定决心去做了,但我也确实乐观了,我以为哪怕不能做得像悬疑剧那么好。 但总归不会太差,但我没想到,打败我的不是作品,不是票房,而是来自同胞们的质疑声。我很失望,所以我告诉自己,应该停了。’ 录完这个节目后的第二天,杨综宣布封笔退圈。 那个节目访谈成了杨综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 往后,杨综也真的没有再出过任何作品。 圈内许多人都将杨综当成了很多偶像,为他的封笔隐退感到很惋惜。 那时发起对杨综恶评嘲讽的那一批人,后来也被证实,其实都是一些留学生,他们其实是有些崇洋媚外的。 可他们带起的头起了很大的的作用,一些不明所以的网友跟风嘲讽恶评杨综,以致于这部爱国大片不但没有唤醒国人对历史的缅怀和铭记,相反的,还吓退了不少和杨综有着同样爱国情怀的创作人。 再往后的一二十年里,除了一些谍战电视剧,电影圈内几乎无人敢再轻易尝试爱国片。 杨综终是成为许多编剧导演的前车之鉴。 但圈内人都知道,杨综是被伤了心,他的隐退,每一个曾经骂过他、诋毁过他的同胞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327章 好不容易才请到的人 顾星蛮看过杨综所有的作品,也看过他退圈之前那场访谈节目。 她觉得杨综那部爱国片并没有那么差,在原有的真实历史上对事件的剧情进行了更细致的强化。 因为要保留历史真实性,自然也不能像之前虚构的悬疑剧那样达到影迷们要的剧情翻转效果。 所以,是影迷对悬疑剧和爱国片的剧情理解不到位,带着个人情绪去看待这部电影,又以悬疑剧的目光去看待一部爱国大片,在剧情的要求上自然就不符合爱国片的基础。 再则,顾星蛮觉得当时那批带头吐槽恶评的国内同胞,其实他们并非真是影迷,几年前就有杨综老师的粉丝发过一个帖子,深扒了当年带头恶评杨综的那批同胞,结果发现大部分都是留学生,这就耐人寻味了。 有人带头恶评,随后就有营销号带节奏了,那些营销号应该都是杨综的对手买的,一些不知情况的网友也不过是看了营销号的宣传,先入为主对杨综进行了批判。 杨综是一个幕后编剧,但他当时太出名了,出名后多次被邀请到银幕前,他的名字,他的脸甚至都比那些知名导演还要被人熟悉。 这样的编剧,与当时影视圈市场还不怎么稳定的华国来说,杨综就几乎是一人买断了影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