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今的楚庄对于大家而言还充满了新鲜感和神秘感。 他们一边期待着楚庄能够再次带来惊世之作让他们欣赏,但是于此同时他们又害怕看见楚庄再出佳作。 毕竟若是楚庄一直都写出这样的诗词,那其他人还敢写诗作词吗? 要知道眼下七夕和中秋轻易没有敢再做词了。 要是今日元夕再来一次,以后恐怕再也没人敢开口让这个“词鬼”来写词了。 只是众人心里还是隐隐地带着一种不相信的态度。 毕竟那样的词作,一首就足以慰藉平生,两首就当之无愧可以位列大家,三首…… 三首那就太可怕了! 楚庄笑了笑,看着皇上回应道:“倒是有准备一首中夕词。” “哦?!” 宇文昌眼前一亮,对着身旁挥手吩咐道:“笔墨伺候!” 洪达立刻就带着身边的小太监搬来了桌子以及笔墨纸砚。 这是要让楚庄当场写下来了。 这旁人可没有这种待遇,自己在底下写好了呈上来也就是了。 也就是楚庄身负重名,众人才有耐心看他写。 楚庄来到桌旁,从笔架上选了一只狼毫笔,将词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这才沾墨落笔在宣纸上。 “青玉案,元夕” 词牌名一出,楚庄这次要拿出来的词,正式那首被许多人誉为元夕第一词的青玉案! 写元夕的诗词很多,但是既然要拿出来用,那自然就要用最好的! 宇文昌看着楚庄在众人的注视下,依旧没有丝毫的怯场,手中的狼嚎挥洒自如,很有一代大家的风范。 楚庄书写的很快,不多时,整首词便落于纸上。 “快呈上来!”宇文昌催促道。 他想要第一时间目睹楚庄的新词,看看楚庄这个“词鬼”究竟是不是名不副实! 洪达知道宇文昌着急,也没有让其他人上手,亲自捧着了词作过来。 楚庄站在原地,松了松手腕,表情淡然,显然他非常自信这首词能够斩获在场的所有人。 宇文昌看着洪达手中的词,目光微微闪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夕之夜的盛况,描写的是整个场面。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但是却不是没有写景,而是在描述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久吟不衰的名句。 整首词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却给大家留下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经过等待、寻找、焦灼、失望之后再突然发现自己的意中人原来就在身后,那种从天而降的惊喜谁也想象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