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几个男人。 她在道观后找了一处风水很好的土地,将男人葬了,来人也是好奇,不晓得这道姑怎么会和道士生活在这里,不过一看似雪那年老的面孔,便也断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想,帮忙将男人葬好便收钱下山了。 似雪又变成了一个人,本以为会静静的死去,没想到城中又起祸乱,战事让很多孩子无家可归。 有人记起山间的道观,知道里面独居的老道姑,便把无处安置的孩子送了过来。 这些孩子给了似雪很多慰藉,她开始教他们识文断字,画画作诗,画完的成品,就差几个大孩子拿到城中去卖,用卖画的钱,养活着一帮孩子。 科举制度在此时开始萌芽,似雪带大的男孩子真的金榜题名,加官进爵。 受封后的他将似雪奉为母亲,带着奴仆浩浩荡荡的回道观跪拜。 似雪已经八十多岁了,她坐在道观里,头发全白。 除了接受修缮扩建道观的银两,她拒绝离开。 经历了朝廷的数次更迭,似雪俨然看淡一切。 城中百姓都知道山里有个长寿的老道姑,她教化出来的孩子都温文有礼。 虽是寒门,亦能入仕。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过来,道观里每日都充斥着孩子们的读书声。 穷人的孩子也会送来,只求给孩子谋个前程。 似雪从来不会拒绝,她给入仕途的养子们定了个规矩,受封后她不要一个铜板,但必须,给她的道观扩建出一间屋子,如此,才能容纳更多的孩子前来投奔。 民间开始杜撰她的生平,有人说,她曾是卖花女,有人说,她其实是前朝妃。 毋庸置疑的是,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神通。 否则,她怎能如此长寿呢?定是福厚绵长。 道观开始热闹,香火也变得鼎盛。 每个人都虔诚的前来拜会,只想让似雪指点一二。 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前世的寿命能这么长! 过了百岁大关,当朝的皇帝竟然也听闻了似雪的名头,派官吏接她入宫面见。 这是何等尊贵的邀约呀。 似雪依旧拒绝。 哪怕传旨的宫人气急败坏。 “违抗圣旨者,斩!” 刀尖抵触在她的脖颈。 似雪一脸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