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休夫> 朝事

朝事(1 / 4)

“荀哥?”庞六儿说不出话,去将那木匣子捧来细翻了翻,难怪每年收租都能交上来这么多银子,他单在石磨村的地就有上百亩了,还都是占据最好的位置。 村里主干道是他叫人修的,若说其中没点猫腻,谁信呢。 石磨村里的庄户人家沾了光不说,但哪个会比他郑大人更受益? 她这些年辛辛苦苦攒的银子,都抵不上男人说上一两句话。 庞六儿一时语塞,两三年里让郑荀给养在富贵窝里,元儿和月姐儿怕早忘了在郭寺巷撒欢的日子,平常出门身边都跟着几个丫鬟婆子,平哥儿更是,他生来父亲已经成了一县之主,如今养到一岁半何曾吃过苦。 小妇人只感慨了瞬,并未在其中纠结太久,要她苛责郑荀么,她却是既得利者,日子比凄凄惶惶的庄户人家不知好上多少,就她那铺子,哪个敢上门闹事。 郑荀对百姓而言着实算不得什么一心为民的好官,却也不是只拘泥于蝇头小利的恶人,这天下轮流做,皇帝家族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若说郑大人的志向,总还是有“天下安定”四字- 熙和十三年,县里又开始取丁。 郾城县虽说旱比涝多,不过万一哪天这运河到汛期溢满未能排涝,到时非但不能行船,或者还会淹没农田、家宅,所以听说县太爷才未雨绸缪,要在运河附近开凿支流并设置蓄洪渠。 自运河开通后,莫说石磨村,整个郾城县都比以前兴盛繁华不少,加之这次“取丁”跟以往都有所不同,百姓对郑荀倒不再像先前那样抵制。 以往以“户”为基量,一户一丁,这 νpo18.てom次却是以每户男丁数量为基准,“二取一”,“四取二”,并非每家每户都需出壮丁。 竟与六儿当初随口之言不谋而合。 不过正如郑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此次又增加了项条文,服役满四十日可免一人口税。 这口税非同一般,郑荀一人自然做不了主,私自做了,弄不好还要抄家灭门。 若算上梦里之事,郑大人两世为官,最后高坐宰辅之位心计非常人能及,怎会犯这样的错,他发出榜文自然是得到熙和帝授意的。 六儿得知这事,比谁都要高兴,小妇人毕竟长于乡下,心又软性子直,因着这,夜里头对郑荀都殷勤了几分。 郑荀低头瞧着趴在自己腿间乖顺咬着自己肉棍子的庞六儿,心绪很是复杂,说来自己竟还不如旁人。 “六儿,就这么高兴?平时哄你十次才只肯弄一次。”郑荀轻摸她的面颊。 他自己已到蓄须的年纪,庞六儿虽看着跟额十七八岁似的,实际也不年轻了,他们最小的平哥儿都两岁,夫妻两个在炕上倒依旧好得很。 庞六儿将那根硬物舔得水渍渍,嘴角还黏着不明稠液,仰头去看他:“荀哥,其实你是个好人。” 庞六儿以前在这事儿上不是没对郑荀失望过,站在她的立场,免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