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不知我们犯了何罪,朝廷要剿灭我们? 固原城上守将冷笑回道:西夏贼子,你以为你们换件衣服我们就认不出来了?休想要骗我们开城门! 然后箭雨更密集了,叮叮叮,唰唰唰! 听到这话的,瞬间明白的谢知非:冤枉啊! 同样听清楚了的众苍云军:你特么眼瞎了吗,我们根正红苗,怎么可能是西夏人? 被俘虏的真。西夏众人棉麻in相许: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好想笑! 怎么办? 总不可能冲进去解释吧,那是跳到huáng河也洗不清了! 于是谢知非又来一遍地图喊话:我等军制可以查询,军牌官印皆在身上,这些均可以作证我们乃范副使摩下! 虽然京城已经降职了范仲淹等人,可圣旨还没来,守将见谢知非他们不动也不还手,再一听这么说,心里虽然嘀咕,到底还是去查了。 查到后的守将面色难看,范仲淹麾下确实有一个苍云军:这乌龙的! 找到被范仲淹列为失踪的苍云军编制,再查看军牌官印,这个大乌龙终于解除了。 而在知道谢知非他们押解的西夏人身份后,谢知非的战绩也很快被守将快马加鞭报至夏竦等人手上。而此时大败的夏竦正愁呢,一看这信,大功劳啊! 必须上报陛下! 八百里加急! 几日后,办完案子的包拯回到开封府,只见正堂上坐着一个不顺直客,正是保和殿学士·杨轩。 此刻杨轩正面带微笑,对着包拯扬了扬手中的奏疏:若包大人能解我心中疑虑,我便同包大人分享一个好消息。 包拯走过去坐在杨轩的另一边,淡淡道:何事。 杨轩将一手握着奏疏,一手抚摸上面的暗纹:谢知非谢将军,是从哪儿来的。 在谢知非离开开封之后不久,谢知非的来历也被杨轩摸了个通透,由包拯举荐,没有任何痕迹,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个人。 杨轩虽然对谢知非抱有好感,但那时谢知非属于宋人的时候,倘若谢知非不是宋人,杨轩的喜欢会迅速消退许多。 最终杨轩将奏疏放到他和包拯之间,那里面是谢知非建奇功,前户部尚书夏竦写来的邀功奏折。 谢将军大胜后邀功的奏折!杨轩当然不会压着谢知非的奏疏,他过来这里不过是要同包拯做其他的jiāo易:我听闻你办案遇到了麻烦,恰恰这件事我知道一点,要不我们互相jiāo换一下? 包拯将那份奏疏拿到手中:你不必激我,谢将军来历虽然传奇,却绝非不可信之人。当下便将谢知非的来历简单说了一遍,说完也不管杨轩怎么看,自己将奏疏打开。 迅速浏览完之后,包拯双眼如电看向杨轩:此事当真! 杨轩大笑着点头,他初见的时候也同包拯这样:夏竦此时所呈岂能有假?我估摸着隔两日的模样,正式奏折就会递到陛下面前。 堂外的展昭和公孙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