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1 / 3)

想来也去也只能如此的曹cao叹道:也罢,我先请天子下诏从袁术那里将huáng盖等人调入朝中为官,再写信与孙策。 曹cao能动用的人力自是孙策的百倍,从曹cao手中出来的信不过四日便到了孙策的手中。 科举,唯才是选 将曹cao的回信看完之后,面对超前的科举之法孙策还有些迷糊,不太明了的孙策立刻将信递给了肯定能看明白的小伙伴周瑜,请他出谋划策:若曹公特意将陛下科举选士的诏文传予我是有意让我参与科举的话,信中询问我有无师傅又是何意? 周瑜秀眉低垂,一双星目在信笺上流连:世族大家垄断察举,互相chui捧弄虚作假,察举孝廉早已不能为大汉选拔贤能,曹谢二人应是为此而另开科举之法。至于询问你师傅这件事,或是曹谢二人见信思人yu收你为弟子。 收为弟子?难道是谢公? 孙策心中狂喜,面上一阵红带上了些许扭捏,一双期待的眼睛望着周瑜:瑜弟以为,是曹公还是谢公? 一个七尺男儿忸怩起来的模样,实在不怎么好看,至少在看自己好友扭捏模样之后眼睛辣得生疼的周瑜默默将视线越过孙策,看向其身后的杨柳枝:私以为谢公膝下无子,收你为徒的可能更大。 既然如此哪还有什么好多说的! 生怕机会错过的孙策直接跳过所有疑问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那我今日便动身前往长安! 看到自己小伙伴一遇到自己偶像,说gān就gān,不思考后续马上就要去收拾细软北上的周瑜立刻抱住孙策大声喊道:你莫急且先听我说完! 被周瑜这么一喊,少见自己好友脸红脖子粗的孙策吓得立刻老实坐下:请讲! 周瑜不顾形象的翻了个白眼,这才风度翩翩坐下,缓缓道:此次科举选士参与者必然不多,依你之才此行必中,然公覆他们凋令不日应到袁术那处,袁术此人无智谋心狭隘,放了公覆他们之后必然会后悔,那时候定然会惦记扣下你的家人,私以为你最好带家人一同前往长安,免日后途生波折。 对于周瑜的推测,孙策向来信服:还是瑜思虑周全! 当日孙策便禀告其母,第二日凌晨已带一家老小北上长安,而周瑜想要亲身参与这一场变革,也随着孙策北上长安参与科举。 就在孙策去往长安的路上,从长安发出的诏令通过驿站传遍天下郡县。 察举之法废黜,天下一片哗然。 有看戏如袁绍的冷笑一声不知深浅、自掘坟墓,有愤然如刘焉的大骂刘协数典忘祖、不堪为帝,然而还有一部分人默不作声的收拾行李。 正如郭嘉所想,如今要出仕除被人举荐依靠一方势力以外,便只剩郡县举孝廉出仕,然而根据人口从三年举一人到一年举六人,想要出仕的人太多能给的机会太少,如郭嘉、戏志才一般即便身负奇才却无人举孝廉为官,只能等他人为人举荐才可入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