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页(1 / 2)

公孙琢玉原本想松开他,但犹豫一瞬,复又重新握紧了他的手腕:“天黑路滑,我扶着司公吧。” 杜陵春不知为何,竟也没拒绝。隔着衣衫,隐隐能感受到公孙琢玉有力的指尖,还有滚烫的掌心。似乎是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他随口问道:“你叫琢玉?” 公孙琢玉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嗯嗯嗯,父亲说,君子如玉,先琢之,后成器,故而取名琢玉。” 杜陵春嗯了一声,没再说话,片刻后,又忽然道:“你送我的那幅画……” 公孙琢玉下意识抬头:“画?怎么了?” 杜陵春抿唇:“为何不亮了?” 那画白天是红日照山川,夜间便是月升映江河,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原本会发光的地方却逐渐弱了下去。 公孙琢玉恍然:“司公将画拿出来,时常照照太阳,便会重新亮起来的。” 那种荧石本身是不发光的,只是具有磷光特性,在得到阳光照射后才会被激发,所以只能持续一段时间。 杜陵春闻言,微微松了口气,还欲说些什么,却见已经走到了卧房,慢半拍顿住了脚步。 公孙琢玉有些不受控制,用指尖轻轻摩挲了一下杜陵春的手腕,只觉纤细异常,仿佛稍用些力就会折断似的,低声道:“司公,早些歇息。” 莫名的,有些不舍得放开这只手。 而杜陵春仿佛察觉到什么,心跳莫名漏了一拍,随后加速跳动,险些从嗓子眼蹦出来。他在黑夜中看向公孙琢玉,喉间发紧,半晌才语调生硬的嗯了一声:“知道了。” 然后缓缓将手抽了出来。 微凉的袖袍在指尖水似的缓缓倾泻抽离,只留下些许余温。公孙琢玉慢半拍的收回手,看了杜陵春一眼:“那……下官就先回房了。” 杜陵春:“回吧,明日带你去刑部。” 月上中天,皎洁如玉。 因为这起连环杀人案牵扯甚广,受害官员的尸体都还保存在冰室中尚未下葬,按理说没有特批是不得入内的,但杜陵春要看,却也无人敢拦。 看守冰室的是一名五十岁许的老者,他用钥匙打开了门,指着里面三具盖着白布的尸体道:“都在这里面了,大人可不要待久,容易得风寒。” 公孙琢玉率先步入冰室,周身立即被冷气侵蚀,好在习过武,倒也受得住。他掀开尸体上的白布,看向第一名死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凉州刺史董千里那张血肉模糊的脸,不由得出声问道:“他的脸皮呢?” 作者有话要说:董千里:我不要了行不行。 第184章 第四张诗 老者在一旁解释道:“董大人死的太久,那脸皮又过薄,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了,只剩下这具遗体。” 公孙琢玉来的时候,自己备了副绸手套。他俯身仔细观察着董千里的脸,发现切口边缘非常规整,而且面部肌肉组织损毁均匀,显然行凶者的刀功上佳。 极度的完美主义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