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1 / 2)

守军跟西北的鞑子常年交战,各有胜负。 故事发生在大周朝坤武二十四年的冬天。 那一年的冬季特别寒冷,大雪下了整整四天未停,关外的鞑子那边没有了粮食,很多牛羊被冻死,便打上了青城的主意。 这一次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损失惨重。 君上年迈,朝廷腐败,官员党派纷争不断,导致粮草等不能及时送达,即便送过来也是以次充好、寥寥无几。 青城的戍边将士粮草不足,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镇北侯多次八百里加急向朝廷要粮,却久等不到。 最后在一次决战中镇北侯陆临川战死沙场。 边境没有了军队主帅,一时间人心惶惶,能跑能走的,都走了,连当地的主官都携家眷潜逃。 这个时候跟命比起来,什么都可以丢掉。 青城里剩下的都是些跑不掉的贫民。 作为将门嫡女的女主曲素锦从小习武,跟着父亲看兵书,性子坚韧、外柔内刚。 鞑子知道青城主帅战死,大周新的主帅还没有到,趁机大军压境。 曲素锦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拿着丈夫的虎符,替夫出征。 至少这个时候不能让外族的铁骑踏进大周的土地。 只要撑过这段时间,等到主帅来了就好了。 好在青城守军都是陆临川的旧部,对陆临川十分敬服,此时也愿意跟随夫人,替侯爷报仇。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她要等的主帅一时半会儿根本来不了。 朝廷昏庸,中立的武官没几个肯接这个不讨好的差事。 这些人长居京城,对于京城的局势了若指掌,就算他们去了,后面的补给想要跟上太难了。 愿意接手的,都是身后有人的。 几位皇子都想往军中安排人,谁也不让谁。 曲素锦的父亲曲国公知道女婿战死,朝廷无人前往边境主持大局,便自告奋勇披甲上阵。 只是这个提议被驳回了。 原因是曲国公年事已高,不堪边境战苦。 一时之间主帅人选,悬而不决。 曲国公心急如焚,殿前长跪,最后只换来一句容后再议。 战事不等人。 曲素锦将能动员的人都动员起来,誓死保卫青城。 曲素锦的第一场战役,可以说是背水一战。 这样的高压下,她巧设计,围杀敌军先锋军一万余人。 也是这一场战役,曲素锦一战成名,青城守军士气大震。 但后面的战役就没那么轻松了。 敌军知道对方女人上阵,第一场战役轻敌了。 后面却不敢小瞧了曲素锦。 再后来,敌军重新调整战术,青城守军艰苦抵抗。 大决战时,当地的百姓将自家的东西全部拿出送往了军队,他们知道,清城要是破了,他们都会死。 侯夫人一介女流尚能提枪奋战,更何况他们这些百姓。 那一战可谓激烈。 曲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