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去家乐福学习人家的长处,而且还有意跟家乐福的管理层接触,想把人挖过来。 挖不过来也没关系,就当教了个朋友,向他们请教东西。 她是个社交牛人,早些年在商场打拼,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很快就与这些人混熟,从中学会家乐福的管理体系。 除此之外,她还去石刚的商场考察过。的确是日进斗金,首都的人流量远比t市要多,这边有许多外国人过来旅游。 石刚带她去见过即将要拍卖的地段,确实很不错,处于闹市区。旁边还有写字楼,商业街,甚至还有地铁。 周兰芳当即投了两百五十万,这是多美多,她自己的投资公司也投了五十万。 办完这两件事后,她就回了t市。 趁着生意淡时,她就着手给超市换体系。 之前想把前同事高薪聘请回来,但对方更愿意在外企发展,无论她打感情牌还是利诱,对方都没同意。周兰芳只能自己主导。 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对于基层员工不受什么影响,照卖不误,但对管理层却是相当大的挑战。 管理层暂且不论,毕竟是拿工资的,老板要换,他们也只能接受,反应最大的是供应商。 按照以前的模式,多美多需要给供应商交押金,然后提供货物,三个月结一次尾款。 换成现在的模式,形势完全反过来了。 多美多不仅不给交给他们,反过来他们还要交给超市进场费、条码费、端架费、店庆费、节庆费、dm广告费、堆头费(如果需要)、促销费(规定次数)……各种费用不一。(来自新闻),货物照常提供。 可以说对他们没有半点好处。 供应商们得知她的提议,立刻反对。 周兰芳却已经想好了对策,“如果你们选择这种方式,我们押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给你们结算尾款。你们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三个月尾款变两个月,对这些供应商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她这边主动让利,供应商们也愿意倾听他们的新方案。 由于只是初步方案,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大家愿意试一试。 不过很快供应商就发现这么做其实对他们也并非没有好处。他们可以自己定价,自己决定促不促销,甚至自己选位置。 至于多美多把自负盈亏的压力转嫁给了他们。其实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因为他们是供应商,本来商品好不好卖就跟他们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