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种性质的。后来修建的驰道,先是以新都城丹阳为中心,一条向东,通往过去的褚国和严国,一条向南,直达两淮地域。 后来又在巴蜀地区修筑了一条驰道,便于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等到攻打百越前,又在原越国附近修筑了攀越秦岭的新道。 加上直道,便将全国各地以丹阳为中心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驰道路基坚固,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不过就整体规格来讲,还是以直道为最,直道这条路前后修了两年,即便是顾青,也会在看到这条道路后,感叹于集体智慧。 再者修筑驰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正中顾青下怀。这也是顾青为什么会更愿意将他明知道内里身份的扶戌,接连提拔上来,还将他提拔到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之位上。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顾青想就近观察扶戌的因素。 扶戌他表现地几乎完美无缺,除了顾青,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当年一大“搅屎棍”的贺灵羽。 就凭这一点,顾青就更有几分喜欢他了。 说起“搅屎棍”贺灵羽来,当年被他坑过的郑王,如今尚在。郑王在郑国覆灭后,也不说是成了阶下囚,可也没什么了权力,更像是个吉祥物,亦或是昭显虞帝慈悲为怀的证据。其他国的君王也是,比如说前费王和前太子袭。 当时费破时,太子袭还带着宗族中人想要逃走,却被拦了下来,这数年间都只能在丹阳城做米虫,就是他想联系从前的旧部,那也得有机会啊。 倒是前费王,也就是扶戌和前太子袭的父亲,他在几年前去世了。这其中倒没有什么阴谋,毕竟作为最终胜利者的顾青,也不至于再多去为难前费王这个败寇。 前费王就是年事已高,再加上郁结于心,自然死亡的。 此事也没有藏着掖着,扶戌必然是知情的,但他半分都没有表现出来,不过私下有悄悄祭拜就是了。除此之外,扶戌从没有去联络过兄长太子袭,也没有和费国旧民对过暗号。 费国旧民是说仍旧当自己是费国人的原费国人,他们不归顺于虞朝,还在私下中到处活动,意图复国。那么按照虞国律法,他们就被归于游民之类的。 乍一听这旧民多有宏图壮志,但实际上随着大一统的脚步,从各方面往前推动,很快他们连游民都做不了了。因为按照虞朝律法规定,全国上下推行户口制度,每个人都得拥有身份证明,如“验”“传”和“符”等,没有证件的,都会被当成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