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这事儿得慎重。要不,要不……”弘昼眼睛轱辘一转,不知道怎么想到了‘锦衣好少年’,就道:“皇兄,要不让福康安那小子去围剿那红花会。” 乾隆:“……” “瑶琳(福康安字)一个半月前就出京了,想必此时已经抵达扶风城了。”乾隆提起福康安,语气倒比先前还好,甚至还带着笑意。 “想必此时瑶琳已经和兆惠汇合,为朕建功立业了。” 弘昼:“那回部,是真心依附?” 乾隆:“藩理院刚刚上报,阿里和卓部的下一任和卓亲至京城,为朕千秋献上回部的珍宝,有投诚归附之意。” 大漠不光有回部,回部不光只有阿里和卓部,还有其他回民生存的部落。只不过阿里和卓部回民数量相对其他回部要多,且生活相对安定,因此很多时候,外人提到大漠里的回部,第一个想到的阿里和卓部。 哪怕阿里和卓的回民们,大多向往安定生活,一旦其他回部趁机挑事,比如说不满朝廷赋税,围攻扶风城的事,基本上都会扣在阿里和卓部的头上。 你们说说阿里和卓部冤不冤?很冤是吧,偏偏还有‘翠羽黄衫’这位女战神,那真的是连辩解都做不到。好在听闻风声不对,颜盈就赶紧说通阿里和卓,让阿里和卓同意她带着霍阿伊以到中原做生意的名义离开回部,来到京城通过藩理院,给乾隆献上一份大礼,让乾隆稍微意识到了阿里和卓部,不能全然代表回部。 乾隆从登基为帝那天起,就一直有开疆扩土的野望。不然历史上不会出现和西藏,和回部,和缅甸的战争。像此方位面世界,虽然多出《书剑恩仇录》的剧情,但开疆扩土的野望是不变的。 乾隆一直想对回部动手,想让回部彻底的依附清朝廷,只不过和西藏动兵,兵力上重心偏向西藏那边,暂时没那么大的精力对回部动手。 只要西藏战事一了,就该轮到回部了。 历史上的和妃,不就是这样来的吗?是真的为了回部的生存,献出了自己。她的牺牲给回部百姓带来了安稳的生活,可以说担得起圣女一名。 至于《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只能说她被情情爱爱糊了脑子,天真到愚蠢,完完全全没有想过除了爱情还有亲情。你死了轻轻松松,那对你寄以厚望的回部百姓呢? 既然承担公主之名,享受回部百姓的爱戴,自然要有所付出。而……说老实话,霍青桐和香香公主,都有愧与公主的称号。前者霍青桐在回部毁灭后,与陈家洛隐居天山,《飞狐外传》中据说依然是红花会的总舵主。 而后者…… 反正自杀是香香公主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 扯了这么多,别的不多说,只是想说清朝廷和回部之间的战争是必然的。只不过《书剑恩仇录》一书中给出的理由是回部与红花会有勾结,而乾隆恐惧掌握了自己身世秘密的陈家洛,所以将怒火对准了回部,派出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