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1 / 2)

…… “个人去一三桌子领种子, 百亩以上的去七八桌子。” 三人刚到农业局门口,只见门口支了不少桌子,各大村代表都拿着单子购买种植。 王梦莹转了一圈,来到七号桌子排队。 “王镇长来了?” “别寒碜了。” “这是您孙子孙女?” “这是侄子,这是孙女……” 王学才跟周围熟人寒暄,王梦莹好奇的打量四周。她在萍水镇长大,但初中就寄宿读书,还是以第一次见这种排队领种子的场面。 下午两点,王学才三人排到前排。 “王大爷,您过来了?” 刘玉明正负责七号领取登记,看到王学才后连忙招呼。 “来买种子的。”王学才掏出政府合同。 龙风001五块一斤,政府补贴后两块五,按照政府规定,每亩限种15斤种子。 王学才用计算器算了下,王学才家五百亩地,共需七千五百斤种子。 “能不能多买点?”王学才刷完卡道。 一般一亩种15-20斤种子,萍水镇以山地为主,农村人都喜欢往地里多撒两把种子,他总感觉15斤不够用。 “咱们是定额定量,每家每户都有购买记录。” “要是不够了怎么办?” “这是根据地形安排的,要是种子撒多了,肯定影响小麦肥力……”刘玉明轻车熟路的解释,这一早上,他已经遇到太多的限购问题。 王学才见是政府硬性规定,也不再多问。 半分钟后,刘玉明开好票问:“你们是自己回去还是派人送回去?” “管送?” “一千斤以上都管用送。” 萍水镇距长龙县三十公里,王学才很果断的留下地址。 “你们有需要了,可以去农技部那里租设备。”刘玉明继续道。 “还能租设备?”王学才一愣。 “山地种植麻烦,咱们国家给配了打药机,灌溉机,山地播种机……免费用的,通过审核后,要在限期内归还。损坏严重需要赔偿……”刘玉明说着使用流程。 一小时后,王学才三人离开农业局。 王梦莹和王学才坐在拖拉机后斗,此时除了两人,拖拉机上还有一些农业机械。根据机械上的钢印,应该是近两月采购的。 “咱们国家政策这么好?”王梦莹看着满车的设备道。 她已经做好撸起袖子单干的准备,只是现在承包土地有补贴,买种子有补贴,就连以后坏产也有补贴……创业困难程度跟想象的完全不同。 “咱们一直重视农业发展,我记得九五年那会儿……”王学才给王梦莹讲起萍水镇的农业变化史。 第二天一早,七千斤种子运到农业基地。 王梦莹穿着一阵运动来到山下。 “这是老王家那孙女?” “长的挺俏。” “听说是重点大学……” …… 此时山下等了不少村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