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蜀臣> 第135章、觖望

第135章、觖望(3 / 5)

陇右夺回,我必将此些胡虏悉数灭之!不让伯济名声为后人所指摘!”

如此礼贤下士,委于重任且又推心置腹,让郭淮无法低处曹真的调令。

亦无法与讽刺他的徐邈置气。

许久的沉默后,他方长声叹息,执礼而回,“使君何必以言苛我。我乃臣子,当尽忠职守。虽心有不愿,然上有所差,安敢有悖耳。”

此言让徐邈看到了一缕希望。

因郭淮之言,让他知道诸多封疆之吏及领军将率,皆对引鲜卑入关中颇有微词。

如若他有思略将逆魏逐出陇右,那么,便可联合众人一同上表雒阳,请求天子曹叡将鲜卑胡虏给驱逐出去!

还我汉家儿郎衣冠礼教的清朗乾坤!

是故,便有了他亲笔作书,遣人送去已然投降于逆蜀的陇西太守游楚。

劝他弃逆蜀归魏,并将狄道逆蜀驻军部署告知。

因从南至北注入大河的洮水,是天然的防线。

从战国时期的西秦开始,便是沿着洮水修筑长城及戍守点,守卫陇右的安宁。而狄道,便是唯一修筑在洮水西岸的城池。

魏国只要得到了狄道,便可让大军能以狄道为突破口,浩浩荡荡沿着洮水突袭至临洮,威逼武都及阴平二郡,以断逆蜀后路之势,让逆蜀不得不将尽遣大军回援。

进而,让陇右之地守备空虚,让魏国夺回易如反掌。

然而,很可惜。

游楚回书严辞拒绝了。

“楚尝闻,人无信则不立。楚虽一边陲鄙夫,却不敢反复无常。昔日既已有负魏,今不敢再有负于大汉矣。且楚乡闾多有亡故于鲜卑,不敢与仇雠共力而有辱先人耳!”

如此答复,让徐邈再度痛入心扉。

他先前上表雒阳曹叡的担忧,终于变成了事实:因鲜卑入关中,引发了边地士庶的人心相悖。

连被魏武曹操擢拔的僚佐,都不免离心了

因而,他并没有恼游楚的不归魏。

其一,乃是游楚无亏于大魏。

魏法有律,“守城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也。”

当时逆蜀大军出陇右,临陇西郡时,游楚帅厉郡内将士黎庶,出城列阵欲作决死一战。没有临阵战没,不过是以自身兵力势弱而狡言于逆蜀,让蜀军自行罢兵归去。

后大将军曹真救援不利,逆蜀再度来逼迫,游楚亦然算是守土过百日了。

另一,则是他隐隐有所自责。

金城郡与陇西郡接壤,曹叡以他为凉州刺史,使持节,有权遣兵入陇西救援游楚。

然而,当时凉州各郡羌胡部落隐隐有异动,陇右诸郡又皆望风而降,河首之地的羌人首领唐泛利诱西平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