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蜀臣> 第285章、置俘

第285章、置俘(2 / 3)

眼眸时,恰好遇上了抱着同样心思而来的郑璞。

二人相顾一笑。

亦不拘泥那繁文缛礼,径自并肩入营。

俘虏营内共计关押了六千余俘虏,几乎皆是河西各郡豪右的私兵或徒附。

因为贾栩、庞会的部曲与张掖郡兵皆作为先登前驱,几乎死伤殆尽了;而黄华、柯吾与胡薄居姿职的骑卒皆逃离,剩下其他羌胡部落及马贼等,则是被马岱的副将杨霁就地收押在允街县。

“费长史、郑护军。”

领本部看押俘虏、得士卒传报的王平匆忙出迎,执手行礼。

“嗯。”

费祎含笑回礼,还谦言了句,“我心切,故来的早,倒是扰王将军用早膳了。”

而与王平并肩作战的郑璞,就没那么客套了。

径自步前,把王平小臂笑谓之,“不知子均军中朝食备好了否?我可是饥肠辘辘,一路疾行来求食的!”

“呵呵~~~”

闻言,王平畅怀而笑,频频颔首道,“若长史、护军不以我军中朝食鄙,吃食自是管够的。”

言罢便侧身让道,伸手虚引,“二位,请。”

“请。”

仅有稻饭、酱菜汤的朝食,少时便罢。

费祎寻来两名帐下文吏,往单独收押豪右与羌胡部落首领的别营而去。

而郑璞则是在军营内闲庭信步,看王平督促士卒给俘虏分配朝食,偶尔还随意拉一个看守的士卒问及昨夜俘虏们的状况。

这源于他们二人对收编俘虏的意见不同。

依郑璞之见,乃是将那些被俘虏的豪右与羌胡部落首领皆押归汉中定居,最大程度让河西之地吏治清明,杜绝持强侵弱之事发生,更利于长治久安。而这些人家中积财存粮,会被当作军辎抑或朝廷安抚贫民佃户的资财;他们的田亩牧场,则是要被朝廷当成对巴蜀豪族此些年鼎立支持北伐的嘉奖。

如此一来,而他们私兵与徒附失去效命对象后,被朝廷推行编籍录户、授予田亩等善政,就会心甘情愿为大汉戍守边郡。

至于此些豪右及羌胡首领,是否会因为权势消融而心有不满或反抗嘛

不在郑璞的考虑之内。

在他心中,不诛杀他们便是仁义了!

大汉从不滥杀无辜,但对从叛者亦岂有姑息之说?

但费祎则是持有不同意见。

他以逆魏在关中推行休生养息、蓄力来夺陇右为由,觉得河西走廊若能早一日安定,便会让大汉多一分战争底蕴,故而想效仿昔日丞相讨平南中叛乱后,安抚南人大族与蛮夷部落耆老宗长的做法。

乃是挑选出寡有劣迹、家声尚可的豪右放归去,宣告大汉的仁义;以他们祖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