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蜀臣> 第432章、事露

第432章、事露(2 / 3)

个别山越酋帅还依着先前叛乱的经验,派遣心腹族人渡过大江诣魏,请官职以及求遣兵接应。

内部生乱,对外用兵乃是奢望。

意料不及的的孙权,只得罢了用兵之念,从江北调遣数部兵马归来平乱。

且还要担忧魏国会趁机发大兵来夺回合肥新城。

事实上,他的考虑没错。

得悉消息的满宠,虽觉得夺回合肥的时机尚未成熟,但还是将此事传给了雒阳庙堂,供曹叡与衮衮诸公决策。

曹叡得闻消息,大喜过望。

在朝中诸公一致认为可战的附和声音中,他开始召集兵马、命沿途各地郡县先筹备大军粮秣等,不日将再度亲征淮南。

江东内部生乱的消息传入大汉后,郑璞当即愕然。

且心中迅速泛起了一缕古怪:莫非乃是天意使然,令江东孙仲谋永无染指合肥乎!?

而丞相得悉消息后,并没有让姜维作罢入秋侵扰鸣沙山的绸缪。

相反,还授意已然北巡飨将士到阿阳城的天子刘禅,顺势入萧关暂歇数日,让安定郡的戍守魏军看到天子仪仗与大纛。

权当是虚张声势,让魏国不敢从关中调遣兵马攻打吴国。

没办法,若是魏国夺回了合肥新城,那么,以江东君臣的秉性,恐日后皆抱着偏安一隅的心态,不再锐意攻魏、无法为大汉牵制魏国兵力了

一直在长安坐镇的司马懿,得闻大汉天子北巡且入驻萧关,并没有做出增兵前去安定郡驻守的举动。

而是安之若素的,勒令关中各部继续演武与屯田。

以他之智,当然知道大汉在数年内都不会有实力发动关中之战,没必要劳师动众。

况且,在他以及魏国君臣心中,忌惮的是丞相而并非是汉天子刘禅。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洞若观火的大局观。

当天子刘禅入驻萧关之事被魏国所知后,各自督领一千西凉铁骑的徐质与张特,日常驱兵在媪围县之西时,得到了两份投诚的书信。

皆是来自南匈奴左部刘豹遣给魏国的那一千杂胡骑兵。

一人唤作逐尸利,麾下有二百余骑;另一唤作稽塞朵曼,麾下有三百余骑。

投诚书信的内容大同小异。

皆是声称自他们被刘豹诓骗成为魏国士卒后,所得到的待遇很不好,且司马懿并没有将他们的家小与财富尽数讨要回来,故而麾下族人都不愿为魏国效力,便甘愿作内应,待大汉发兵来战鸣沙山、贺兰山时易帜归汉。

离奇的是,这两人似是并不知对方也有投诚之心,并没有联合,而是各自命人以箭矢携书信射给汉军斥候。

某种意义上,此无疑增添了不少可信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