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蜀臣> 第463章、可问之

第463章、可问之(3 / 4)

比如年初时,逆蜀以“我魏之大患”的疤璞督战凉州之事。

故而他的回答亦很谨慎,“回陛下,臣昔日驻军鸣沙山,以扼守营寨为主,不曾深入河西,故亦不了解。”

“嗯”

闻言,曹叡轻作鼻音。

亦不复言,脸上浮起些失落,频频举盏示意秦朗共饮。

连续饮了数盏的秦朗,顿感吃不消,心中亦倏然想起个事来,便轻声说道,“陛下,臣虽不熟谙河西之事,但数日前入夏侯泰初家宅闲谈,机缘巧合得悉有一人对逆蜀占据凉州后的情况了如指掌。”

咦?

夏侯玄家中有人知?

曹叡放下酒盏,捋去胡须上的残余的酒水,静静作思。

倒不是他仍旧对夏侯玄切齿。

抑或者说,如今雒阳没有人会对夏侯玄非议了。

自夏侯玄颜面尽失的从长安归来后,便一改先前作风,不再与他人高谈阔论,再无置酒服散、歌舞通宵达旦为乐等纨绔做派。而是变得汲汲好学,常自研读兵书,常亲自登门拜访雒阳各将军府邸求教军争之事;就连军中老卒他都不耻下问,求教关乎野外行军、城内驻守等繁琐之事。

颇有几分“知耻而后勇”的劲头,亦有再续父辈善战名声之志。

且他本就出身于元勋之家、身份尊贵,又兼是备受追捧的名士,这样的做法自然会令人不吝赞誉,亦让人倾心相交。如先前与他往来很少的秦朗,都在他屡屡登门求教的过程中变得颇为亲善了。

“阿蘇可详言之。”

少时,曹叡再度催声。

“唯。”

秦朗恭敬领命,缓缓道来,“陛下,此人并非夏侯泰初家中之人,乃是凉州游学士子。酒泉表氏人,名李简字文策,前岁从”

听至此,兀自阖目拈须饮酒的曹叡,手中动作一顿,语气很诧异的出声打断了秦朗,“阿蘇所言者,乃昔行刺逆蜀疤璞之人乎?”

“回陛下,是。”

秦朗轻轻颔首,含笑说道,“臣留意此人,亦是彼曾行刺疤璞之故。”

言罢不等曹叡催促,便将事情始末一一道来。

原来,昔日李简被司马懿授意官府给予通关牒文后,便继续东去游学,取道左冯翊进入河东郡、转河内郡再进入了雒阳。

沿途四处拜访有学之士,或求解惑传道,或求一观大儒对经书的注释。

因为汉魏双方战事不休,他乃从河西入魏的干系,且兼有不念死生报恩行刺郑璞的名声,故而各地豪右或官僚皆对他颇友善。

如常设宴他求讲解凉州风物、如问他河西易属后各郡县士庶的反应,尚有疤璞为人以及大汉在河西的施政举措等等。

对此,李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