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士气早就萎靡,已然没有“正正之旗、堂堂之陈”。
当然了,这种龟缩战术,在丞相眼中并不难破解。
只需要领军进入关中后,能找到可就地屯田的地方,做好战事经年累月的准备,便可以采取蚕食的方式,一边困城一边屯田,困一座拔一座。
一步一个脚印,一城一县的推进。
且看逆魏能忍受多少城池丢失!
且看司马懿能背负着不敢战的骂名坚持多久!
对,明岁大军入了关中后,在没有全据关中之前,丞相便不打算回来了。
因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他此生的夙愿。
亦是已然须发皆白、疾病频发的他,最后能报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重的事,自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也是许多老臣的心愿。
譬如年纪最大的吴班,在见司马懿放弃安定郡朝那、乌氏二县后,便作书来汉中予丞相,请丞相允他在明年开春后,以本部去围困番须口上方的阳城。之所以如此急切,乃是他知道若不请命,丞相很有可能怜他年迈,将他留在萧关镇守
连必然会被委以重任的魏延,都同样作书来求战。
用兵刚猛的他,不耐一边屯田一边围困的乏味,是故想以本部去攻打安定郡的东南部,将彭阳、临泾、鹑觚以及阴盘县皆拔了!
令陇东(安定郡)就此归大汉所有。
且全据安定郡,会令逆魏司马懿的龟缩战术陷入漏洞百出。
盖因陇东的地势同样比关中高,且有泾水途经左冯翊、于京兆尹汇入渭水。
亦是说,魏延的请战,并非是盲目求战,而是想让整个关中三辅都笼罩在汉军骑兵的奔袭威胁下!
对于吴班的请求,丞相允了。
砥柱老臣嘛,总不能令他如族兄吴懿一般,悲叹着“恨不见汉旌入关中”离世。
但魏延所请却是被否了。
无他,丞相觉得时机未然,甚至是觉得此举有些急功近利了。
右扶风的阳城与陈仓城还没拔掉之前,何必急着去绸缪侵扰左冯翊与京兆尹之事。
况且,在丞相心中,对于陇右各部与汉中兵马的调度,都是入关中占地屯田、围困城池之兵,收复安定郡乃是河西兵马之事。
丞相并非是担心魏延冒进,亦不是觉得郑璞督兵去攻更容易破城。
而是河西兵马以骑兵为主,难为屯田之事,且让郑璞从西北督兵南下,或能有奇袭之效。
郑璞对此并不知晓。
他没有作书求战,而是悠哉游哉的享受战事消弭的悠闲去了。
却说,昔日与赵广分别后,他带着扈从在祖厉城内歇了两日,然后北上归自己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