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便是郑璞觉得自己走错了一步的缘由。
亦是战场形势万变的体现。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成都庙堂传来了一个关乎江东的军情。
在寿春城下死伤惨重、被廖式叛乱诱发荆南与交州震荡了一年有余的江东,在没有恢复底蕴、毫无出征北伐的基础下,竟然做国书来,声称要出兵与大汉共力伐逆魏了!
国力未恢复、士庶未安,竟要出兵北伐?
简直就是旷古奇闻!
如此消息,令整个大汉上下皆匪夷所思。
但事情就是如此神奇。
江东真的出兵了!
乃是尽起镇守江陵城的朱然部兵马为前锋,浩浩荡荡往襄阳城进军;以刚刚讨平叛乱归来的吕岱部为后续,将步骘调回来荆南坐镇西陵峡,声称是为了督运大军粮秣;而孙权则是亲自引军从武昌渡江,北进魏属江夏郡。
至于一直留在吴地的陆逊,仍继续安抚惨败的江东世家豪族,并没有赶来参战。
但江东此番动用的兵马约莫六万有余,几乎是吴国大败之后的倾囊而出了。
对此,成都庙堂的反应,是第一时间增兵永安。
为了有备无患嘛。
江东已然与魏国媾和了,且行事如此反常,结合先前彼反复无常的秉性
成都庙堂觉得孙权此番出兵,想趁着魏国被大汉牵制在关中时进攻荆北、想火中取栗分杯羹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大汉觉得孙权想重演昔襄樊之战的可能性更大。
故而不敢掉以轻心。
消息传到关中后,那时心思全扑在攻打陈仓城上的丞相,乃是让镇守永安的陈到、镇守南中之地的马忠皆严加戒备,便静观其变了。
反正以巴蜀的闭塞与南中之地的道路难行,孙权想有什么歹念也无法成事。
但如今战罢归来,在阳城无所事事的郑璞得悉消息后便倏然一惊。
他嗅出了一缕不寻常。
同样认为江东不可能伐魏的他,对孙权突然遣兵北上荆襄的举动有所猜测。
比如东三郡。
从秭归县是有路入东三郡的!
如昔汉中之战后,日先帝刘备为了收复汉中东部三县(东三郡),就曾遣孟达从秭归进军攻破房陵,与刘封会军于上庸。
而如今魏国在势穷之下,说不定就将东三郡以及襄阳城划分给江东作为代价,让孙权背盟从东三郡来攻大汉。毕竟,对于此时的魏国而言,放弃没有什么百姓襄阳以南与东三郡,换取吴国的同盟并肩作战,并不是什么难以取舍之事。
两权相害取其轻嘛~
在大汉即将还于旧都的压力下、魏代汉室承天命之说动摇之下,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