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过去还不如留在汉军中呢!
最后,他们何必要半途而废!
都死伤不少人了,都要即将迎来汉军兑现承诺与赏赐的曙光了,那些依旧活着的幸运儿,为何要在临门一脚时放弃?
生逢乱世,人命本就不值钱。
身为黎庶时连果腹都要倾力而搏,他们作为无有出头之日的俘虏,为何不抱着必死的决心拼一次!不管怎么说,大汉官府的赋税与徭役要比魏国或吴国轻薄得多,他们若是能成
为大汉子民,至少能温饱可续
洞悉人心与人性,便可有恃无恐。
行事素来狠戾、不爱惜羽毛的郑璞,就是基于此,在还于旧都的裨益与魏军俘虏的死活中选择了前者。
但丞相不会。
那时,在察觉郑璞的用意后,他便岔开了话题,让郑璞不复有机会再议此策。
因为他知道,郑璞的性情委实太固执了!
没必要给他机会聒噪不止、喋喋不休。
与先帝刘备犹如云龙鱼水的丞相,觉得既然将这些魏军俘虏编入行伍了,那就应该当成汉军士卒来看待。
欲得人死力,当先推食食人、解衣衣人嘛。
再者,对于入扰交州令江东分兵,又不是唯有以魏军俘虏才能为之。
南中七郡,有无数蛮夷部落甘愿为大汉而战。
且有先前从吴郡来投的沉幽,早年就一直假商贾事混迹在交州,其麾下的交州义士更是熟悉岭南各郡县不臣服江东的豪右与蛮夷部落。
让他做向导、为马忠与霍弋的南中兵马做前部,必然能令交州乱成一团。
尚有在先前吴将廖式作乱占据临贺郡的时候,做书来成都庙堂的大汉遗臣南海郡揭阳人吴砀吴叔山,同样可助力大汉将整个交州变成吴国的糜烂之地。
如此,又何必将数万魏军俘虏的性命视作草芥?
更莫说,从南中之地攻入交州并非易事。
先前的夷陵之战,时任庲降都督李恢就同样绸缪过从南中进军交州、策应先帝伐吴之举,但待先帝败归后,他仍受限于道路难行、辎重粮秣难转运而未动。
虽说,受益于此些年与吴国的贸易,道路已然顺畅了许多,以及有沉幽麾下交州义士做向导,但以数万大军入交州仍不是可取之策。
至少丞相觉得不可行。
因而,丞相的打算乃是自身归来汉中郡坐镇,羊做大军将出东三郡之举,令江东将重兵部署在荆襄戒备;再遣马忠、霍弋以及沉幽将兵约莫万人入交州,逼迫江东屯留在荆南的兵马南下交州鏖战。
如此,江东在永安一带的守备自然就薄弱了。
亦能让带着魏军俘虏归去蜀地收编、演武的郑璞、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