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的答应了这个公平的交易。
元家后院的女人们一个个年龄最小的都四十五了,依然坚持帮元夫人待客,见人三分笑,遇上多少说酸话的,都能一笑而过。
看着对方生气扭曲羡慕嫉妒的脸,心里简直乐翻了,面上还笑盈盈的让人家多喝两杯茶,热情的不行,当着人家面儿说:“刘夫人您尝尝,这茶啊,是我家宝儿在府城买回来的,说是府城的特色,买回来特意让我们尝尝鲜。
你说这孩子也真是,家里什么没有?偏要大老远的买几两茶叶回来,也不嫌烦的。是不是?”
刘夫人只能干笑一声,没滋没味的喝着元家喜气的茶水。
刘夫人,就是东街成衣铺子刘掌柜的夫人,和隔壁王家绸缎铺子的娘子,王夫人是手帕交,两家老爷因着和元家有些许生意往来,关系走的亲近些。
当初锦绣在启夜堂兄女儿的满月宴上,还收了两人的厚礼呢。
刘夫人见冯姨娘去招呼别家客人了,撇撇嘴,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绪复杂的对王夫人道:“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王夫人放下手中糕点,幽幽叹气道:“谁说不是呢?当初咱们整条街上,谁人不说元老爷傻,生不出儿子,还大把往外撒钱,也不知图个什么?
好心让纳几房年轻貌美好生养的妾侍,还被元老爷赶出去了。
后来好不容易生下儿子,结果还是个傻的,谁人不在后面笑话元老爷没福气,可惜这万贯家财,将来也不知要落到谁个手里?
现如今呢?这才几年啊,我瞧着元家后院这一年年的,活的一个个比十年前还年轻呢!人这际遇啊,真是说不清。”
刘夫人捡起一枚糕点拿在手里把玩:“回头想想,人元老爷厚道,说不得,这就苦尽甘来了,你瞧瞧今儿来的夫人们,哪家没带一两个女儿,打扮的花枝招展,什么目的显而易见。
听说还有特意从府城来的呢,说是单纯为了给两个孩子庆贺,我是不信的。”
但不管有多少姑娘是为了锦绣来的,锦绣都无福消受,他才十岁呢,对小姑娘实在没有那个心思。
退一万步说,他也是有心无力。
周文就不一样了,今年十五,唯一的亲人就是元夫人这个隔房的姑姑,年轻有为,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上午父母,下无妻儿,唯有元老爷这个姑父鼎力相助。
这不就落入一些人的眼了吗?
虽无亲族,但这也是有利有弊的,一些人家不想女儿远嫁,选择周文这个潜力股,将来女儿成婚,姑爷全家就他一人,在哪儿都能安家,这和入赘又有何区别?
元夫人幸福又无奈的被众多夫人包围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在试探周文的婚事。
元夫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