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锦绣的科举日常>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39节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39节(2 / 6)

“我们明安府比邻康来州,要出去的话,势必要借道康来州,往年康来州交通与明安府不相上下,但自去年始,那边开始用上水泥,也大力修路建桥,交通大大改善。

前些日子康来州的成大人还写信于我交流修路的心得,言语间很是骄傲,就连临近康来州的几个州府,也已经看到了水泥路的好处,正在组织人手修路。最迟半年之后,交通问题对我们来说,就不算是问题了。”

锦绣不紧不慢的抿一口茶,缓缓道:“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在本官看来也不是问题,本朝不限制百姓商人穿丝绸,但我们都知道,丝绸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有钱人家,富商,高门大户。

至于穷苦人家,子孙孝顺,家有余钱的,或许一辈子到了入土之时,能得一件稍微体面的丝绸丧服。

因着丝绸来的不易,技术要求要,因此造价高,普通百姓买不起。但若我们想办法降低成本,对成品的要求也不那么高,降低价格。

改变针对人群,将购买者定位成平日里想拥有一件丝绸衣服撑场面,却要犹豫好久,最后也无法下定决心要不要买的那些人家呢?这样的人家在明安府就不在少数,放在外面肯定也很多吧?

同时也不会和川省以及杭县的丝绸商人产生冲突,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轻奢产品,做好了有多赚钱,不言而喻。

冯大人有些激动道:“大人,成本想办法,还是能压下来的,只要我们不再要求顶尖的上好丝绸,不再追求最好的享受,下等丝绸的织造就能节省很多时间,还有这缫丝上,也大有文章可做,从一家一户独立完成,到咱们修路时的那种流水线,也能节省不少时间了。”

锦绣就喜欢冯大人这一点,但凡有点可能,就立马举一反三,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是个难得聪明又清醒,心里还有百姓的好官。

“刚好你最近手头也无事可做,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完成吧,你身份上也合适,岳家是明安府有名的丝绸商人,下衙后找他老人家说说话,取取经,咱们毕竟是外行,别做出外行指导内行的糊涂事。

听听他老人家有何见解,虚心求教,这几天就专心做这件事,回头拟一个章程来,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冯大人很激动,糊弄人的表面功夫和实际办事他总是能分清的,且不说这件事最后能不能办成,单就这件事成功后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让他开始热血上涌,准备为此舍命陪君子,和岳父对喝三斤老白干儿了!

送走了走路带风的冯大人,锦绣看着桌上堆的满满当当的公务,恨不得将刚才大方送走冯大人的自己锤一顿才好。

哪有不忙公务的通判和知州?两人每天不知道要处理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锦绣,下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