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锦绣的科举日常>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78节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78节(3 / 6)

时日一久,城内大户人家自然知道元老爷子的行踪,年轻人不好说,上了年纪,和元老爷年纪差不多的老头子们,纷纷在饭后走出家门,去广场上打拳。

顺便和元老爷子套套近乎。

这种套近乎方式,可比生硬的上门送人家金银财宝古董美女,还被人家退回来妙多了,大家都是一个广场上打拳的关系了,私底下稍微有点儿小小的请求,或者说获取一点儿无伤大雅的小消息,不过分吧?

没看周家那老头子有多贼吗?不仅自个儿去,知道元老爷喜欢小孩子,还带着她孙女淼淼一起去,爷孙两将老爷子哄得团团转,一出手就送了周家一大笔生意,着实让人眼红。

偏还没处说理去,一说,元老爷就来一句:“我们这是一起打拳打出来的情谊,和别人不一样呢!”

听听,多叫人嫉妒!

道士们传道的目的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达到了,效果比在道观等着信众上门要好了太多,久而久之,更多道观寺庙注意到这一点。

于是不久的将来,这片小广场上不仅有一家道观的道士来传道,教百姓打拳,还有光头大和尚们,他们不仅会拳法,还会虎虎生威的棍法。

锦绣偶尔陪家人去那边转转,瞧上一眼,好家伙,这些人为了传教,为了吸收信众,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招数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百姓的选择多了,要去自然也高了。

和尚出门,甚至带上了寺庙里的武僧,专门吸引百姓的目光。

整个广场上,有时候为了占据最好的一片传教地点,还会发生一些小小的摩擦,不过再大的摩擦,在治安小组的死亡凝视下,也要乖乖听安排。

逐渐的,锦绣还发现这片广场上,宣扬自己教义的不仅有和尚道士,还有一些杀猪的,卖花的,摘桑叶的,养蚕的,织布的。

不过这些人的集会显然是不对外公开的,只不过是用广场这个地方举办行业内部交流会,一些女人们聚在一起,针线不离手,嘴上也没闲着,叽叽喳喳就说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还真是什么都没落下。

锦绣觉得这样就很好。

只有宁亲王对目前的状态吹胡子瞪眼睛,不停的催促锦绣:“我看好的地方全被人抢走了,西南角上有花园的那块儿地方,是书院最好的宣讲地方。

我请的先生们一天到晚的写信问我究竟何时能上任,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结果书院的影子到现在都看不见。”

这也就是老先生的气话了,书院就建在衙门附近的街上,闹中取静,环境清幽,附近还有藏书楼,绝对的读书好地方。

目前已经建设的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内部精装修,然后晾一晾屋子,大约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使用。

老爷子什么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