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娶媳妇儿这般赚钱,我就应该早两年成亲,多娶几个媳妇儿。”
这话锦绣还没说什么呢,就被一旁围着火炉吃瓜的元老爷听见了,老爷子这个暴脾气上来,想到谢六执意要给他娶那么一个媳妇儿,心头火起,瞬间转身,熟练的在桌角的插瓶里抽出鸡毛掸子。
追着谢六就打。
“我让你个小兔崽子瞎说!我让你胡咧咧!”
锦绣看元老爷那熟练的动作,忍不住同情了以前经常被元老爷追着打的自己和周文一秒,随后就很开心的看谢六笨拙的躲避。
第198章 匆忙成亲 谣言
火炉买卖的火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出两月,明安府周围几个州府,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火炉, 虽然这东西贵, 但他真的非常实用啊!
冬日里人口少的人家,甚至可以直接在火炉上做饭,免了厨房开火的痛苦,那种大冬天早上,一个人起床,在冷清的屋子里慢慢点燃炭盆,给屋子升温的事,一般都是女人在做。
女人做完了这一切,又去冷冷清清的厨房烧火做饭, 淘米洗菜,那种痛苦, 谁来谁知道。
为了省柴,厨房的火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燃着, 相应的就没法儿一直用热水。尤其当下没有合适的保温设备, 热水烧开后放着, 不一会儿就凉透了。
大冬天洗衣做饭都用冷水, 一个冬天下来,手指关节肿的跟馒头似的, 还有数不清的活儿等着她去做。
因而,火炉的出现, 解救了女人们的一双手,至少炉子上一天到晚都能温上一壶水,热水想用就用。
好处不止这些, 慢慢的使用过的人都会发现。
“能这般快速普及开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咱们家店里可以允许百姓赊欠,来年慢慢偿还,虽有利息,但整体来说,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
锦绣缓缓道。
于是几乎元家店铺所过之处,当地百姓几乎都能买到火炉。
不过这事儿还要多谢定王背书:“盐铁本就受朝廷管控,而咱们的火炉又是需要大量铁打造,若是没有定王殿下在陛下那里说和,咱们怕是只能空有主意而无法成行,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流。”
谢六十分有自知之明道。
所以这次火炉的生意,同样给了定王两成利。
虽然定王不缺这些钱,但怎么说都是个心意,不过当定王瞧见这个月的账本时还是吓了一跳:“这么会有这么多?”
锦绣解释:“已经卖到京城去了,就是南边儿有些地方,冬日里虽不太冷,但也偶尔会需要,现在商队管事还在商议要卖往外族地界儿呢,往后还有的赚。”
不过有一点锦绣也得说,这年头可没有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