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锦绣的科举日常>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97节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97节(5 / 6)

于是众人终于见到了书院不同凡响之处。

高大雄伟的藏书楼,整整十八层,竟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藏书,小到三百千这种小儿启读物,大到四书五经名家著作,不一而足,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天堂。

别说是读书人,就是在场的官员们心中也大为震动,恨不得上去仔细翻阅或搬回家慢慢感悟,但是很可惜,这里的书并不是给他们看的,只有拥有学生证和借书证两样齐全才被允许在书院内部。

这就让许多读书人心里痒痒的不行。

只能看,不能摸,隔靴搔痒,心里更痒。有些名家大儒简直就是读书人心中的超级偶像,现在见到偶像亲笔注解的四书五经,但他们却只能远远观望,这种感受锦绣心知肚明。

但不能开这个口子,书院有书院的规矩,自从书院成立以来,任何人包括锦绣和院长,在那里都要严格遵守这些个规矩。

锦绣是这般对旁人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然这一切都是明面上的,至于暗地里,他们师徒如何操作,旁人不知,也不敢知。

锦绣只带这些人在藏书楼一楼参观,至于二楼,三楼乃至往上的整整十八层,那都是要在书院达到一定程度,有一定贡献,或是积分才能上去。

单就这些,已经让这些人大开眼界,要知道在世家之中藏书就是他们低调炫富的一种方式,只有真正有底蕴的人家才能真正收藏到有意义,价值不菲的书籍。

据闻,前朝有位宰相辞官归隐时带回家乡的书,整整用牛车拉了五十六车,一时震动朝野。

据传那是宰相家族整整累积了八代人的心血。

当然,五十六车都是竹简。

这时候的藏书,人们普遍更倾向于竹简,、虽然有了纸质书,但相对于竹简来说,纸质书墨色更容易晕染,更容易损坏,远不如竹简来的历史悠久。

而明安书院也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成立的书院。就能有满满十八楼的藏书,且都不是滥竽充数之辈,众人心下猜测纷纷。

不管哪种猜测都不会认为这些藏书是心血来潮之下,就可以得到的。

看来大人为了今天书院的建立准备已久。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锦绣有意识地想要在明安府建立书院的时候,先是将小时候元老爷为他寻么来的那一屋子藏书,让人整理一番运回明安府,挑挑拣拣将一些能用上的全部让人抄录整理,最后搬来这里。

再是让元家庞大的商队几经努力,在各地搜寻有用的书籍,加上宁亲王的个人贡献,几方结合之下,几年下来,才有了现如今的藏书楼。

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锦绣和宁亲王师徒二人的心血所在,是他们两人的个人财产,因此,两人对这些书在意非常,立下严厉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