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给了双方台阶,偏有人要上赶着蹬鼻子上脸。顿时,三人的面色都不好看起来。林谨也是有些傲气的,瞧了陕西解元一眼,“看来这位兄台自觉自己是个有本事自信的。听兄台口音似是陕西人士,不知可是唐解元?”
这其实也很好猜,若连解元都不是,哪来这样的口气?
唐解元面带得意之色,“正是!”
这年头虽然没有电视网络,彼此见面不相识,但是学子之间,对于各地的解元以及其他少年英才的名气都还是听说过的。
梁明看了林谨一眼,眸中闪过一丝促狭,拱手言道:“久仰久仰,只是不知唐解元觉得自己与江苏林解元相比,如何?”
看着梁明对自己挤眉弄眼,林谨不由失笑,只是闭了嘴,也不说破,全了梁明的戏耍之心。那唐解元却是垮了脸。都是解元,可各省的解元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世人都知,京都这边和江南那边乃是文化重区,最是难考。别地的解元前往这些地区参考,不一定能排进前五。
更何况,林谨不但是解元,前头还有三案首,这点是唐解元所没有的。唐解元自认也是少年英才,也很是不服,不觉得比林谨差,可名次名声再次,他便是心中觉得可与林谨一笔,却也是说不出来的。
对于这等较量,王仁和薛蟠并没放在眼里。他们这会儿看着林谨已经都有些痴了。林谨生的好,唇红齿白,面若敷粉。尤其方才那一笑,让人觉得星光璀璨,和煦如风,千年寒冰都会化了去。
王仁薛蟠心痒难耐。那陕西亚元是个极会看人脸色的,见此情景,早已猜出了大概。忙出面圆场,“一场误会,一场误会。相请不如偶遇,既然大家都是应届举子,不如坐下来喝一杯?”
虽是问句,却并没有等人回答的意思,下一刻已经对着梁明方岩勾肩搭背,自来熟的入了座。王仁薛蟠求之不得。一左一右占了林谨两侧,一个赛一个的敬酒,尤其王仁,一手端着酒杯,一手不忘朝林谨的腰身摸去。
林谨倏忽起身,待要发火,终究按下心来,只道:“各位恕罪,在下身上带孝,不得饮酒。”
这话一出,倒是让那一对解元亚元十分讶异,身上带孝,哪能科考?不是举子?
王仁和薛蟠却并不考虑这么多,心想着,不是举子更好,更没顾忌了。若是举子,闹出了事,恐还要生波折。
林谨眼珠儿一转,“不知二位公子如何称呼?”
这是名正言顺地打探敌方底细了。王仁并无隐瞒,反倒觉得可以以势诱之,面上带着得色,眼中竟是□□的*,“在下王仁,乃是金陵王氏隆裕伯之后。九省统制王大人是我的亲叔叔。”
林谨心中了然,再看向薛蟠,一个是王家嫡枝,而这位从言谈间看得出来,有些以王仁为首,且姓薛。林谨已猜出了大概,却还是出口确认,“那么这位可是金陵薛家紫薇舍人之后?”
薛蟠讨好似地笑,“正是,正是!”
林谨心中一松,薛王两家不足惧,如此他倒也不必有太大顾忌了。
王仁见他面容含笑,还当他知晓自己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