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十分之一。
“老太太说敏妹未曾反对,不反对便等于同意了吗?即便敏妹同意了又如何?出嫁从夫,敏妹也得听如海的,如海不同意,这门亲事就成不了。再来说宝玉,如海是从二品的实权要职官员。黛玉是正经的官家千金,还是圣上亲封的乡君。至于宝玉?老二在工部十多年没挪窝,毫无建树,连琏儿都不如。宝玉一个从五品无实权的员外郎次子,自身又没半点功名在身,哪里配得上黛玉?”
贾母最是看不得宝玉被人贬低,“宝玉才多大,这功名总得他大些再说。以他的聪明,自然是能得的。”
林宁嗤笑,“那好得很。正好,过几年等琮儿年纪大些,我也想让他试试。宝玉比琮儿还打上两岁,别到时候连琮儿不如!”
贾母面色一沉,看着林宁,仿佛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我就说,你既然口口声声宣扬公正,不占玉儿半点便宜,怎么如此紧张她的嫁妆。她的嫁妆,倒是她自己做不得主,得你来做主了。原来你打的是这样的主意。你若是想着让玉儿嫁给你儿子,借此谋夺了她的嫁妆,我却是万万不答应的。”
林宁一愣,好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贾母是以为他想撮合黛玉和贾琮,如此就能吞下黛玉的嫁妆。顿时觉得十分好笑,自己不过提了一句贾琮,贾母都脑补了些什么鬼!
“玉儿的嫁妆是不少,但我还不缺这个钱。老太太只管往京里打听打听,我贾赦可缺了儿媳妇的嫁妆钱不成?便是琮儿,他是庶子,我从没想过要他和玉儿在一起。我再看重琮儿,再培养他,却也不会乱了嫡庶。”
倒不是林宁一定要以出身论英雄。而是这个时代这样的世家不容忍不去计较嫡庶尊卑。
庶子再能干,往后的出息也有限。以黛玉的身份,绝不能嫁给一个庶子,倒不是说庶子就一定不会有好的。而是即便贾琮往后再好,庶出的身份,以后的孩子也会受一定影响。再者,若真给贾琮娶了黛玉,让宋氏如何自处?
从父辈来说,林如海的官职品级与宋氏父亲相同。又都是实权要职人物。看似持平,可哪里有让庶子媳妇与嫡出世子媳妇身份相当的道理?这样的安排,岂不让人更加看重贾琮,看低贾琏呢?
更遑论黛玉还有乡君的身份,又手握巨大嫁妆。加上这些,宋氏必得屈居她之下。
贾琮是个好孩子,林宁这些年与之也确实处出来不少情分,也愿意抬举栽培他,但是前提是,他绝对不能压了贾琏。在任何条件上都必须保证贾琏的地位不被撼动。
这是对于他们而言,而对于黛玉而言,以她的出身才情,如何能就这样嫁了一个庶子,岂不更加意难平?这种事,林宁断然做不出来。所以,林宁从来没想过贾琮和黛玉的可行性。
贾母有些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