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撑过了那最害怕的那几年,还得面对大儿子好了,小儿子下落不明的情况。 再结合政府的高度警戒,紧迫盯人。 当邹牧提出重新整合家族资源的时候,邹爸痛快的把辛苦多年重新建立起的江山,效仿他的父亲,再拆了一回。 能送的送,能转的转,剩下的送给儿子开娱乐公司。 邹牧拿着钱和家里的人脉,从实验室正式走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网红霸道总裁直接“出道”。 把自己展示在高曝光度之下,震慑宵小,展示诚意。 五年过去了,母亲的身体也好转了不少,外加小祺也有了消息了。 想来父亲出山帮儿子一点小忙也是可以的。 做出了好吃的,对母亲养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至于国家那边也不用担心。 在彭弈北大放光彩之前,谁会相信,这些没人用过,更没人听过的调味料能赚大钱? 当然,他们会先主动送上股份大礼。 专找那些,没有眼界,古板,高傲看不起人,对名声又特别看重的那一波。 国家持股私企,大多是重点需要扶持和检测的项目。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国家给你投资的,国家也不是想要赚什么行当,就强行插手民营企业。 话说现在好像严打中? 哪怕邹家是被重点监控的。人家搞一点无关副业做做生意赚钱,国家还是管不了的。 自己没好处,没准还会沾一身骚,想来对方在评估了“危险程度”后,应该没兴趣插手。 至于之后嘛…… 邹牧心情愉悦的推测着,那几位看邹家特别不顺眼,经常玩落井下石的老熟人拉不下脸模样。 我们啊,就是随便玩玩,都能玩到让你眼红。 “你再想什么?” “不,没什么,随便想想。”嗯,的确是想太多了,父亲那样的老狐狸,肯定会被他想得更周到。 “你接下来,还是要多研究菜式?” “是啊,不过也可以教起来了。” 不动手教,永远不知道,除了邹董这样的屡教不改的“技术细节控”。 还能有什么更奇葩的问题。 “好,我来安排。” 第18章 第一批学生 “好想吃白糖糕。” 【那就做。】 “我做出来的不正宗。” 白糖糕也叫伦教糕,一种流传很广的小吃。 甜甜糯糯中带着微酸,口感相当独特。夏日吃起来更是自带一种冰凉的感觉。 “而且发酵要一整夜,盯着有点麻烦。” 【你可以不盯着。】科技解决一切问题。 你新买的发酵柜是假的吗? “还是算了,我当初就没做过两次。”那两次味道只能说勉强合格。比起外面卖的现成的都差了一分味道。 彭弈北又不是什么有特别坚持的怪癖厨师。 虽然材料工序不多,但是做起来费时又难掌控,他干嘛费力气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