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给他留下了稳妥的辅政班底。 可就是这些班底, 稳妥了大唐江山的同时……也不太把新帝放在眼里。 他们有着辉煌的过去,让人骄傲的政绩,有着世家权贵的尊贵, 更有着老辣的处事和手腕。 随便一个出来,唠嗑一下自己为开国立下什么什么功劳了。 李世民的雄才伟略压在那里。 朝臣们不服不行。 而换成李治呢? 一个仁孝著名的新帝。 他即没有赫赫战功, 又没有监国资历。 他不是大臣们从小看到大的继位者。 他更像一个捡漏的幸运儿。 他有才能。但是那些资历深厚的大臣不愿意看见也不愿承认他有才能。 在新帝稚嫩的时期, 他们稳固着大唐江山,也开始为自己谋利了。 李治焦头烂额的应付着朝堂上的老狐狸们。自然没功夫接武媚回来了。唯一有空的就是坚定不移的宠爱萧淑妃忽略皇后。 还有就是钱却是一点不少的定时送过去, 生怕亏待了佳人。 他不知道的是, 他的佳人拿了钱, 半点都没改善生活。 全部用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在先帝去世快一年的时候。 武媚一封情诗送入个宫中。 直接触动了李治的心。 接着周年祭这个由头,来到感业寺,散心, 顺便偷会佳人。 只要不面对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李治还是游刃有余的。 一路上巧妙的安排完全没让除了皇后以外的任何人发现。 观众们也囧囧有神的看着男女主角前一秒谈情说爱。 下一秒军国大事。 【你们快点在一起吧,我们同意这门婚事!!!】 很遗憾, 你们同意没用。 武媚和李治直接按部就班的准备了三部曲。 第一步,让皇后接她回宫。 第二步, 事情闹出来, 让收买好的官员和反对派掐起来。 第三步,矫诏。 武媚选中李治没多久, 就能模仿他的字迹了。 哪怕李世民的字更有难度,又谁能抵得过有心人十二年的模仿。 最后一步,他们其实并不想走。 不过也估计到了最后,不得不走。 “先让他们吵起来, 朝堂争论,一旦陷入争辩之势, 就回不了头了,哪怕最后成为诡辩,也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在拿出圣旨,说是先帝把我赐给陛下的。平衡一旦打破,陛下只需要动作快一点,就盖棺定律了。” “那他们若问,为什么不早拿出来……” “媚娘为先帝守孝,这是孝道。”武媚娇娇懒懒的躺在李治怀里。“媚娘会让皇后娘娘出面的,陛下放心。” “但愿不要闹到……我们要冒险的地步。” “媚娘也希望不用,毕竟几位重臣并不会参与争论。”毕竟李治多纳一个妃子而已。 哪怕名声有碍,又不是什么损害他们利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