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1 / 2)

瑞冬深知责任重大,郑重点头。 简玉纱带着瑞秋,叫下人套了马,按照邓俭忠留下的口信,往简家旧宅。 马车刚到后院儿门口,邓俭忠便带着人来迎了。 简玉纱带着帷帽下车,与邓俭忠一同进了旧宅。 简明光被褫夺爵位之后,他们的宅子也被朝廷收回,现在早就赏给了别人。 简家另置了一间三进的宅院,和从前相比,自然狭小,但胜在清幽,左邻右舍都是读书人,事儿少。 简玉纱与简明光去了后院小小的议事厅里说话。 外有护院守着,安全隐秘。 简玉纱问邓俭忠武馆的事,筹备得如何了。 邓俭忠笑着说:“已按照姑娘的吩咐,选好了址,跟去的护院连日训练了半个月,战书也托各大商会下去各个武馆,就等时候到了,声名大噪,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挑战。” 简玉纱点着头,露出了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  有的朝代离婚光有和离书不够,正常流程是和离书+官府备案,女主还是诰命夫人,这种和离,还得上报朝廷。瞒是不可能的。 明朝后婚姻制度对女性束缚稍微宽松了一些,但也只准民间女性再嫁,假如诰命夫人成了寡妇,是不允许再嫁的。 所以诰命和离,没有那么简单。 皇室婚姻更加复杂。 第四十三章 简玉纱询问了邓俭忠筹备武馆的各种事之后, 便与邓俭忠一起,去武馆看一眼。 邓俭忠亲自驾车,瑞秋与简玉纱同坐。 另有一辆马车, 跟在两人身后。 简玉纱从小窗外,瞧了一眼后面的马车,道:“邓叔,不必叫他们跟着了。” 邓俭忠笑道:“姑娘金尊玉贵,没有一车人护着, 我不放心。就快到了, 姑娘坐稳。” 简玉纱放下帘子,在车里坐好。 武馆选址在大时雍坊,隔壁便是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所在, 往来的都是器宇轩昂的侍卫或将士。 若开馆的时候,有这些人来凑热闹,简玉纱又可以省下不少在商会里打点的银子。 马车行至武馆,瑞秋扶着简玉纱下马车。 武馆的招子和牌匾都已置办好,金光灿灿的“简氏武馆”,看得简玉纱眼眶发热。 简家已经没落了, 她祖父的污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除去, 她眼下只有用另一种法子,光耀门楣。 简玉纱进了武馆。 这间武馆原是一间五进的院落改的,现在拆了内院与外院之隔,只留了一排排的倒座房和两边厢房, 做夜宿与留客之用,其余房间用做训练房和兵器房,前院所有空地, 作为露天的训练场地。 放眼望去,似一座学堂。 邓俭忠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大业重武,若军户子弟想出人头地,又寻不到良师,就得送到咱们这儿来。武生一代代地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日后姑娘和姑娘的儿孙,也都可依仗着这间武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