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想了想说问道:“那么不知丞相大人更加看好哪位公子?”
庞统一笑:“两位公子都是一时俊杰,大公子仁德聪慧,二公子纯真善良,无论选谁都是好的。”
庞统没说到底选谁,但他话里的意思已经在那里了。
二公子纯真善良自然是好的,但这样的评价作为一州之主来说未免太过糟糕,相比之下,大公子刘琦那句仁德聪慧的评价虽然是万金油,可到底不是什么坏话,至少不能作为缺点来说,两相比较之下,司马徽又怎么会不明白庞统的意思呢?
不过司马徽没说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个偏向,他也觉得长子刘琦更好。
不谈性格就说出身吧,刘琦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才德比起其他几个弟弟来也没什么好值得批判的,显然,不管是长子继承还是嫡子继承刘琦都给占了,除了,刘琦不如刘琮得刘表的喜欢这一点。
而关于这个,司马徽想了想便给庞统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黄承彦,黄承彦也是司马徽的好友,娶了大族蔡氏的女子为妻,正是如今荆州荆州大将蔡瑁的姐姐,很得刘表的信任,又掌握着荆州的兵权。
另一方面,刘表目前的妻子蔡氏刘表也是很听她的,蔡氏正是蔡瑁的二姐,黄承彦妻子的妹妹。
司马徽本人不太管这些事情,因此他虽然觉得刘琦不错,但却并不出手干涉,此时庞统要扶持刘琦,他便干脆给出了这么个主意。
刘琮之所以能成为刘琦的有力竞争者就是因为刘琮得蔡氏的喜欢,而刘表听蔡氏的,听的多了难免也就跟着偏爱起刘琮来了。
至于说蔡氏支持刘琮什么的,那都是庞统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司马徽是不管的。
庞统当然不觉得司马徽此举不负责任,司马徽已经为他指出了问题的关键,这就足够了,他还不至于做个事情还要司马徽一步一步都给他铺垫好了才行呢。
于是诸葛亮和庞统收拾一下,很快就去拜访黄承彦了,这次,考虑到庞统的形象问题,黄承彦和庞统也不是那么熟悉,那么干脆就以诸葛亮为主,庞统只是以司马徽和庞德公的名义搭了个桥而已。
这也足够了,诸葛亮自然有本事说服黄承彦,黄承彦和司马徽其实差不多,都是不出仕的,但是也同样关心天下大事,如今诸葛亮来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清楚刘琦和刘琮的区别,并且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如果是刘琦继承,那么未来的荆州必定是稳如泰山的,可若是刘琮就得另说了……
还是那句话,和聪明人说话是很轻松的,诸葛亮不过是不咸不淡的几句暗示,黄承彦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再加上诸葛亮之前也说了不少,又说其实司马徽也看好刘琦,于是黄承彦便也动摇了。
一旦黄承彦坚定的支持刘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