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流伐清> 第十一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

第十一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4 / 6)

不趁机北攻,那才见了鬼呢?调太原镇兵,也是随口一说,已经所剩不多的太原镇兵能抵挡势如破竹的明军?再者,莫氏在高平、七溪、谅山已有异动,就等着这样的机会吧?征精壮百姓御敌,那更是不靠谱的事情。七八万大军都被摧毁,仓促组织起的乌合之众又有多大作用?

“难道只有纳款求和这一条路可走吗?”郑柞哀叹道。

陈范隆沉默了一下,说道:“明朝言必称仁义,行必遵纲常礼教,若派出使者恭顺请罪,携礼奉迎,想必不会逼迫过甚。明军若收兵,则莫、阮两氏亦无可趁之机。”

“能够如此容易吗?”郑柞很是怀疑,轻轻摇头道:“看明军穷攻猛打的势头,岂是能够轻言退兵的?”

“王上,滇省大部可还被清军占据呢,明军的大敌岂会是我安南?”陈范隆补充道:“只要明军不继续进兵,我们再行退让也可,升龙若失,则国本动摇啊!事关王上一族的荣辱安危,王上不可不慎。不可冲动啊!”

郑柞沉吟了一下,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不知派谁前去求和为好?”

“老臣愿往。”陈范隆躬身请命,“请王上就近组织人马,征募精壮。尤其要注意黎氏的异动。太原镇兵不可动,南兵更不可动,以震慑莫阮两氏。”

“那就辛苦老夫子了。”郑柞温言抚慰,又与陈范隆商议了具体事宜,方才亲送其出去,以表恩宠信任。

……………

仁义道德不是对敌国讲的。朱永兴也不用外人来如此称赞自己,他只要更大的利益,也不用考虑自己在他国人心目中的品德和名声。

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但还是要摆出直捣升龙的架势。军事上已经基本达到目的,剩下的便是政治攻势。

安沛之战中的伤病俘虏被逐批释放,一方面减少后勤压力。一方面宣示王师之仁德,另一方面则是借这些俘虏的嘴,给郑氏带去更混乱的消息。

“明军吊师伐罪,只灭郑氏,不杀伤百姓,不抢掠财物……”

“大明兴吊伐之师,隆继绝之义。要荡除奸凶,复立莫氏……”

“有黎氏王族至明军大营,示以谕旨,愿割越池以北予大明,恳请王师荡除跋扈郑氏,重建黎氏皇家威严……”

“广南阮主已与明朝结盟,共击安南,约以马江为界……”

各种消息传播开来,令郑氏感到无所适从,更感形势之严峻。明面的。隐藏的,忍耐的,敌人似乎都蹦了出来,要借明军之威一举推翻郑氏。而事实呢,更向着于郑氏不利的方面迅速发展。

攻占了越池的明军正在四下搜集粮草。且后续之兵也在开到,行将南下直捣升龙;莫氏在高平、七溪、谅山起兵,比历史上提前了好几年,正在围攻太原;安沛的明军一部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