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流伐清> 第二十九章 破城

第二十九章 破城(2 / 4)

稳脚跟。

西城的安定门、永镇门最先被打开,接着是南城的镇南门、龙泉门,然后是东城的升阳门。永昌古城的八个城门有六个向明军敞开,标志着占领和胜利的红旗在城墙上越来越多。

邵梦凯率领的兵卒狼狈退了回来,在仁寿门外丢下了大片的尸体。环城壕沟,再加上明军挖掘的半月形阻击战壕,彻底封死了城内清军突围的道路。

大势已去矣!东、西两面的明军已经开始猛烈攻击猬集在北城的清军,北城的通华门已经失守,刚刚插上的红旗飘扬飞舞,还在顽抗的清军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

轰,轰,轰……几声闷响过后,明军战阵后面腾起了团团白烟,炮弹在空中散花,变成数十个,狠狠地砸在不断被压缩的清军队伍之中。

在清兵惊恐的叫喊声中,爆炸一个接着一个,烟柱升腾,弹片飞舞,惨叫声此起彼伏。士气本来就濒临崩溃的清军,终于丧失了斗志,有的弃械投降,有的如没头苍蝇般的乱钻乱窜。

“罢了。”邵梦凯在城楼上看得清楚,一跺脚,将手中的宝剑扔掉,双手一背,喝道:“不要再增无谓的死伤了,弃械投降吧!你们把我绑了,背叛皇明的大罪由我一人承担。听闻岷殿下仁厚,必不会斩尽杀绝,坑杀降虏。”

“大人——”亲兵队长高呼了一声,他握着一杆长枪,脖子上青筋毕露地望着邵梦凯。

“甘陕健儿不能尽丧于我手。”邵梦凯脸色黯然,又突然瞪眼喝道:“还愣什么,快传令投降,速绑了我去,能多保些姓命。”

………………

围城必阙,这是孙子兵法所言,但如果尽信书,反倒不如无书。执着于教条主义的理解,却不考虑实际情况,才是庸将所为。

滇西的清军约有三万,因为要阻碍腾越的明军,所以大头便在永昌。一战而全歼敌军,则滇西清军的数量已经明显地弱于反攻的三师明军,可为以后的军事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城内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明军正挨屋挨户搜抓逃入百姓家中的清兵,宪兵也开始在街道上巡逻,维持军纪。

朱永兴在亲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永昌府衙,便看到明军正在往外抬尸体,原来是永昌知府眼见形势无可挽回,便逼家人服毒,然后上吊而死。

汉歼,畜牲。朱永兴看到一具小小的孩童尸体,不由得皱了眉头,对抬尸体的明军交代道:“在城外埋了,立块木碑,上面写上汉歼、畜牲两字。”

“是,殿下。”一个明军军官恭谨地答应,把这些尸体搬上一辆架子车,命令几个辅兵推出城外。

交代完事情,朱永兴站在府衙门前犹豫了一下,苦笑着摇了摇头,带着亲卫走了进去。战乱年月,哪里没有横死之人,现在可不是讲究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