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成功的希望固然很大。但代价是什么?代价就是北地灾民不予赈济。任其自生自灭,并且在南方加重赋税。这就又要重蹈明末覆辙的老路,冻饿死数万甚至数十万百姓,又使政府的信用败坏,朱永兴看来是得不偿失。
哪怕推迟一两年才能消灭鞑虏。只要能恢复民生,使国家的实力更加强横,依然是立足长远的作法。只说这因为政府的全力赈济而存活下来的百姓,他们创造的生产力,他们提供的赋税、兵源,便能持续不断的增强国力。
“百姓苦啊!”朱永兴叹了口气,说道:“天灾**不断,战争动乱不止,算一算,也有二三十年了。太平,现在勉强给了他们;安乐呢,朝廷帮一把,百姓们便能早一天享受到。”说着,他转向身旁的新任河南巡抚赵显吾,说道:“朕行得慢,你便先行赴任吧。河南这个穷省,朕便交给你了。其实,朕——算了,等河南治理好了,朕再去看看。”
“微臣定勤勉任事,将河南治理妥当,以迎圣驾。”赵显吾由云南起,从知县、知州、知府累升至一省巡抚,也是老资格的从龙党了,如今算是封疆大吏,数年之内的升迁也是很快了,他知道河南穷苦,但就是这样才容易出政绩,所以他躬身道:“微臣恭聆万岁圣训。”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微微一笑,说道:“什么圣训呀,你是做老了官儿的,还要朕罗嗦嘛,好象朕几句话就能把河南治理好似的。不过,各地时情不同,你还是要多走走,多看看,不要把河南当成云南,当成广西。另外呢,还有水利的事情。治黄河要根治,有统筹规划,不是各地你治你的,我治我的,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闻言知义,水利部单独划出,又是查如龙任尚书,下面官员谁还不明白,这是找了一把大伞遮风挡雨,后面还有更厉害的靠山——皇帝。
赵显吾犹豫了一下,说道:“微臣不懂水利,本不敢干涉河务之事。然河南若有水患,臣恐——”
“按照水利部的章程做,只要尽心尽力,纵有水患,朕亦不降罪。”朱永兴给赵显吾吃了颗定心丸,又说道:“第一年要难一些,人口既逃得多,地方也凋弊,你且稳下心来。俗话说:种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若是朝廷强令迁徙,也没有那么多钱粮安置。你要体谅朝廷的难处啊!”
“是,万岁圣谕,微臣铭记于心。”赵显吾躬身施礼,告退而去。
……………
广袤无际的河面上,漫漫无际的黄水白沙刺人眼目,绵绵延伸直接天穹,已经漶漫不清的旧堤左右,到处是塘洼潦水管草芦荻,沼泽上稀疏的白茅足有人高,在风中沙沙作响,和主河淌动着的黄水的微啸和成一片,给人一种凄凉和茫然的感觉。
十年之功啊,不知这十年中,这水患还要肆虐几回?要吞噬多少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