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刺激皇帝的机会,每次一有孩子进宫她就立即带进去给皇帝看,有时慈爱地说这些孩子懂事,长大后肯定如何如何出众,有时伤感她小产失去了那个孩子,在孩子走后还要落寞地看着窗外,她的一言一行都在刺激着皇帝。 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皇帝,居然要断子绝孙一个子嗣都没有,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每次提及都要伤筋动骨,痛苦到皇帝对芙蓉和孩子也发了脾气。芙蓉对那些夫人表达歉意,之后皇帝不肯过继子嗣连孩子都容不下的消息就传了出去,连宗室都对皇帝极其不满,开始试探着提议另立新皇。 朝堂上闹腾得热闹,有时还会因这些事争论不休,但实际上这都算不得什么大事,真正有实权的都默然不语,出头的全是有身份没势力的那些人罢了。这些事不但没让他们捞到好处,反而还衬得徐子凡名声愈发得好。 是他稳固朝堂、是他顾全大局、是他不放弃皇帝、是他压下乱子,更是他在治理国家! 一日复一日,所有大臣乃至所有百姓都愈发认清了这一点,摄政王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着人们的好奇心,摄政王从年少成名到如今位高权重的所有政绩都被一一传颂,连这六年打压其他势力都被看做是实力的象征,与皇帝一比,高下立现。 徐子凡一直关注着边关的情况,探子提前发现了敌国异动,徐子凡立即做了准备,提出上战场亲自对敌。朝臣们自然不愿,皇帝那个样子,全靠摄政王处理朝政拿主意,丞相等人就算有野心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满朝都在徐子凡掌控中,他们怕徐子凡出什么事朝堂会动乱啊。 但徐子凡心意已决,直接下令朝堂由几位重臣共理,有疑问便询问他的“军师”。这军师就是墨云女扮男装易了容的,她坐镇摄政王府,徐子凡的势力都归她调配,那些归顺徐子凡的大臣都接到命令要听墨云号令,至于丞相等大臣有事可通过墨云给徐子凡传消息。 皇室宗族巴不得徐子凡走了钻钻空子,极力支持徐子凡的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子凡离开京城去了边关。他以前并没有上战场打过仗,但原主记忆中有关于战事的经验和排兵布阵的知识。徐子凡让韶华把他找来的兵书都扫描了一遍,一有时间就认真研读,靠自学慢慢将记忆中的经验融会贯通。 这场战事来势汹汹,在徐子凡赶到之前边关已经爆发了几次小型战争,被异国打得节节败退,边关的百姓有能力的都跑了,跑不了的心里都存着绝望,即使摄政王亲至,他们对战争也没抱太大希望。士兵们也没什么士气,皇帝病成那样就像是不详的预兆,这时战争自然一点底气都没有。 徐子凡到了之后先是鼓舞士兵,他之前在远古世界统一了兽人大陆,站在人前那周身的气势完全如同帝王一般,每一句话都令人信服,士兵们被激起热血,终于燃气斗志。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