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四耸耸肩膀,也不解释了,知道解释也是没用。 饭还没吃完,爷nǎi和叔叔婶婶都来了,老四把从外面带回来的礼物,一家分了一点。阿爷给的是一个上好的烟锅子,老汉还是习惯抽旱烟,嫌弃卷烟没劲头。 给老nǎi的是一些核桃粉和nǎi粉之类的补品,不过老四知道,老nǎi多半不会自己吃的,肯定要便宜了孙子和重孙子。 给两家叔婶是一家两条烟和一条头巾。 老四看着这眼前的一家子,心里多了许多感慨,她有时在想,要是没有哥哥,这一家子该怎么办呢? 她也是吃过苦,挨过饿的,就因为受过这些罪,她才珍惜今天的生活。 她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去国外读书,曾经懂事的想,能把小学熬完了就不错了,家里这么困难,哪里还能读初中呢? 可是她却顺利的读了初中,甚至考上了高中,还上了大学。 她的人生出现了太多的意想不到。她跟李秋红一样,都是拿哥哥当偶像的,没有比哥哥更厉害的人物了。 也许没有哥哥,她大概要在这荒芜破落和贫困的农村呆一辈子吧。 她不是嫌弃这破落的地方,只是因为爱的太深,不忍再看这破败。 出去之后,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更清晰的认识到了贫与富的差距。她也更能理解哥哥的话了,为什么觉得父亲可怜,不是他愿意成为那样的父亲,只是因为他身在那样的底层,他的眼界,他的目光就在那里,改变不了。 她看向正在喝酒喝得香甜的李兆坤,眼神跟以往更加的不一样了,也许哥哥说的对,对这样的父亲是该多点包容,他也只是个可怜人罢了。 能把她生出来,没饿死她已经是造化了,她还能有什么不知足的要求呢? 李兆坤又重新跟在后面吃了一顿饭后,心满意足了。也不在院子里竹床上纳凉了,拿了一把蒲扇到村里的麦场上吹牛了。天闷热睡不着,许多人家都拿了竹席在麦场上纳凉。 他从四闺女和五闺女那里得来的只言片语够他吹上个把月了。 假酒事件对他的威信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觉得有必要重新树立起来! 他老李家现在可是有三个孩子在国外呢! 十里八乡的数一数,还有谁家比得上他家? 他李兆坤当然可以吹了! 353、悲哀 李庄分了责任田后,大家开始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设临时麦场,可村里原有的集体麦场并没有失去它纳凉的功能,只要一到夏季还是照样聚满了人。 麦场纳凉的人很多,每家都有四五口人,坐着的,躺着的,蒲扇摇个不停。在宁静的夜晚,鸡鸣狗吠像是近在咫尺,纳凉的人能够辨得清是不是自家的。 大部分人家都还是泥草屋,房梁很低,一到夏天更是闷热,像李兆坤和刘大壮家、李辉家这种大瓦房都是少数。家境好一点的,顶多就在屋顶上挂个吊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