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心中大怒,表面柔声问:“于大哥现在在哪?” “走了啊。” “什么时候走的?“ “到村里饭都没吃就走了。” 队长大惊:“当天走的?” “是啊。” 队长问:“可是每天他都取钱?” “他从我爸那里借了十万,然后给了十二万的卡,让我爸每天取两万。”小孩道:“阿叔担保,没有问题的。” 队长问:“他朝哪里走?” “梅乡。”小孩解释:“开车。” “他开车去梅乡?” “是啊。”小孩道:“我还跟车一起去了。” 完了,被耍了,于明当天进入杨家沟。一转头就开车回到了梅乡。原本大家以为杨家沟是个安全的场所,哪会想到他转头就溜。队长和蔼问:“他有说要去哪吗?” “有。” “去哪?”队长抓到一线希望。 “忘了。” “那他开的车是什么颜色,车牌号是多少?” “黑色日本车,车牌号12345。” 还有希望,小孩补充掐灭希望:“车现在就在我们家。” “什么?”队长疑问:“他没开车走?” “中国人和美国人交流起来很困难。”小孩道:“他开车到了梅乡,然后就下车了,我爸把车开了回来。” “他……下车去了哪?” “上了一辆客车。”小孩补充:“他追上客车,然后上了客车。” “去哪的客车?” “a市。” “……”队长一惊,于明竟然转头回了a市,看来这杨家沟没有什么好查的。队长询问:“是不是结束任务?” 指挥官回答:“万一他乘坐客车,半路下车,有专门的汽车再把他接到杨家沟呢?我们必须控制一位本地人,进行询问。让小孩找到打猎的向导。”指挥官头疼,于明到底在哪? 于明去了哪?是回了a市还是转头去了杨家沟? 都不是。他半路下车,转道c市。现在在l市和b市的交界处的一个小镇。于明同学四眼天机的老家。于明大学时候来过两次。镇外有一座海拔一千三米的犬牙山,山上有几间寺庙,寺庙中有七八名和尚。和尚条件很艰苦,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只有一次的拜神日,收了香火钱添置一些生活用品。有几间大铺是供应给香客住宿,条件不好。但是乐观来点说,毕竟可以吃上绿色食品。所以于明上山了。 原本说大隐隐于市,但是当电视都在播放你照片时候,实在不适合在城市里。于明到达b市后。几次险些被人认出来。所以放弃了b市老窝,决定上山当和尚。这里的和尚年纪最小的四十五岁,都是老和尚,和大寺庙无线网络、上市融资、出门汽车、关门日妞不同,这里与世隔绝。每两个星期,才有一名专门的人送上山一些油盐酱醋上山。 于明很轻易的入住,没有登记身份证,没有询问,于明给了香火钱,说最近事业低迷,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