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和柳家人商议过的,如此美妙前程在前头,柳氏一族之中,也一定有心动不已的人,那些人也断不会看着柳氏和贤妃娘娘一不做二不休,把常家彻底颠覆了。在他们眼中,只要小皇子能够登基,柳氏一门飞黄腾达,到了那时候,再替柳思琼报仇,把常府打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也不过就是一张“信手拈来”的诏书而已。 如此制衡之下,暂且也不用担心柳氏破釜沉舟,对于老祖宗来说,最要紧的便是时间,只要时间足够,徐徐图之,事情总能安排妥当的。 楚伦歆的信中也不完全这些让人郁郁的内容,她提到了楚维璟和叶语姝。 叶语姝三月里过门,楚家二房里,只有一个被楚伦凛关起来的楚论肃,其实就是楚维璟自个儿当家了一样。 没有正经儿的婆母,叶语姝又是讨喜的性子,在长房、三房里都吃得开,这日子也就舒舒坦坦的,加之和楚维璟感情和睦,叫人瞧着就格外欢喜了。 更让楚家人高兴的是,六月里叶语姝便诊出了喜脉。 楚维琳弯着眼儿笑,低头看了眼自个儿的肚子,道:“这么说来,倒是与我差不多月份的?三哥哥这会儿定是乐开花了。” 常郁昀的手覆在楚维琳的肚子上,不由也是笑了。 因着这桩喜气,总算冲去了些烦恼,两人絮絮说了会儿子话,也就准备安歇了。 吹了灯,楚维琳躺在床上,突然念头一闪,低声问常郁昀道:“梁师爷送了信来,是要很快就回京里的,还是留在这里?” “父亲的意思,是让他留下来。”常郁昀说完,楚维琳就不屑地撇了撇嘴,他瞧在眼里,失笑道,“似乎也是梁师爷主动请缨的。” “主动请缨?”楚维琳奇道。 常郁昀颔首,道:“要多添个得力的人手。” 此番到金州任职,常郁昀很清楚自己的能耐,读书做文章不再话下,翰林院里做个庶吉士,多偏向于文职辅助,又有上峰主持工作,也有岳父大人指点,很快也就上手了。 可一到金州,便是一方之父母官,掌金州大事,他即便心中有抱负,却也没有经验,虽得了常恒淼几句关照和提点,但那些经验之谈在一个初初到任的新官耳朵里,能领悟到的始终有限。 常恒淼也是从新官开始的,晓得这起步阶段多有困难,因而把两个得力的幕僚仇师爷与毕师爷给了常郁昀,这两位都是曾在明州辅佐过常恒淼的,对江南这儿的事体也有些了解,常郁昀到任后的这两个多月,两位师爷也着实出了不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