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烂片之王> 第745页

第745页(1 / 2)

现场的这些报道其实篇幅并不是很多,《钱江晚报》的这篇文章在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基本情况之外,更多的是把视角放在了媒体团参与拍摄这件事上,这方面写的很详细,甚至连劳务费细节都爆了出来。 “对于媒体团的参与拍摄,杜安开出了每人30元的劳务费外加一顿工作餐,拍摄结束的时候本报记者也顺利从剧组得到了这份报酬。据调查数据显示,横店去年的基层群演日薪在20—30元不等,杜安开出的这份工资水平在平均水平偏上……本报记者是第一次参与影视作品的拍摄,在片场等待的过程中心情是很激动的,不过遗憾的是,本来期待中的杜安讲戏的情况并未曾出现,按照一般剧组的惯例,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媒体团的朋友们的表演部分全部都由剧组的副导演进行讲解……” “在此之前,传媒界和娱乐圈是两个互相交融、彼此无法发开却又极少跨界的群体,像娱乐圈中普遍的演而优则歌或歌而优则演之类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在传媒界身上,因为传统媒体传播者的严肃性、以及专业领域的不同,绝少看到有‘传而优则演’或‘传而优则歌’的情况发生,而此次杜安的举动却是一举打破了这个规则——几十人群体的大规模触电,是否预示着传媒界和娱乐圈之间这条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这个时代正有被打破的可能性呢?……” 《钱江晚报》还翻出了一些例子来,从旁侧证这件事件中可能蕴含着的巨大变革意义。 “作为体育评论员的黄建翔因为去年世界杯的解说大火了一把,据知情人士透露,其2月份已参与了某部影片的拍摄,接下来还将参与某歌手歌曲的录制。从工作上来说,这位传统媒体界的工作人员现在正一脚跨过了传媒和影视圈的界限,将来从体育评论员转型为演员或者歌手并不是没有可能……黄建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传媒界和娱乐圈之间的鸿沟并非无可跨越,跨界合作、转型的年代似乎正在来临,而杜安此次的举动,更是在这种趋势上推波助澜——谁能肯定这次的媒体团群演中不会出现未来的影帝呢?毕竟这部影片的监制可是杜安,一位有着‘上帝之手’称呼的神奇导演。或许在将来,我们将能够听到某位笔锋辛辣的记者出的专辑,看到央视财经新闻不苟言笑的主持人出演的喜剧片,甚至是不为人知的业内某著名编辑推出他的导演处女作……” 大报就是大报,挖掘的新闻角度就是深,直接都挖掘到行业变革联通的深度去了,杜安看了也是服气,完全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还有这么深刻的含义呢?他当时会那么做,只不过是想要打发掉这些记者,又刚好可以利用他们来本色出演干一份活儿、让影片的这部分更好而已,哪里有想到这么多啊? 而等到杜安洗完澡,打开酒店的电视打算随便看点什么就睡觉的时候,讶然发现电视上放着的也是有关他的新闻。 他也不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