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面。” “后面……?” 云乘月回过身。 常道友随处指了指:“看这满船的人,你看到了什么?” 云乘月这几天都在观察周围的人,目光一扫,很快报了出来:“甲板最前面那几个人在打赌,看谁钓的鱼最大。旁边的男女是道侣,吵架了。往我们这一边的老人在卖烤米,但是买的人不多。隔壁几个人在练习书法,一个人举帖、另两个人比赛谁写得更像……” 她还没报完,就被打断了。 “不是这种看法。” 常道友拿起烟杆,磕磕栏杆,神情变得有些严厉:“你说的这些东西,换一个人来说,有什么区别?重新来!” 云乘月一怔:“区别?” 常道友却没有要为她解惑的意思。他只是重新含起烟嘴,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继续。 这一次,云乘月没有急着开口。 她站直了身体,不再靠着栏杆。她先是仔仔细细地观察四周,有点困惑,而后又若有所思,最后闭上了眼。 常道友说,她说的这些话和别人没有区别……区别到底是什么? 夕阳继续西沉。寒风起了,吹得江面浪急;甲板上消磨时间的修士们,开始一个个回到房中。 常道友抽完了一杆烟,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正想开口。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生活得很努力。” 冬日江风里,在昼夜交替之际,女修睁开眼。她的头发被风吹得贴在背上,黑红二色为主的衣裙在夜空下沉凝着;尤其当她收起面上惯常有的慵懒之色,侧影竟显出几分肃穆。 “卖烤米的老人不是去参加明光书院考试的,只是想趁着人多,赚几个钱。她的修为只有第一境,烤米也卖得很便宜,可作为零嘴,很多人都不喜欢这个味道,所以不大有人买。她却还是每天起很早,不停地在四周转悠,不停地问别人要不要一点烤米。” 她沉默片刻:“我每次都会买一点,都没有买很多。我建议她改卖别的,但她说她只会做烤米,何况其他原料太贵了,她也买不起。” “还有那练习书法的三兄弟,他们很穷,不敢用笔墨纸砚练习,每次都用秃了的毛笔蘸清水写字,对那本字帖也非常爱惜。他们总是互相鼓励,看上去非常乐观,但有一次我无意撞见,那个大哥躲在角落悄悄地哭,因为他知道自己三人考上的概率非常低,不知道如何回去面对家里的妻儿。” “还有……” 她抬起头。 乐熹还在二楼栏杆边。他身边没有了侍女,却多了一个巧笑倩兮的陆莹。季双锦捧着披风走出来,笑着给他系好披风,握着他的手对他笑,又对陆莹点点头,而后她便袅娜离去,背影优雅笔挺,仿佛全无在意。 “我原本想起一句话,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云乘月轻声说,“但后来又觉得,我没有资格随意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也每个人都有藏在心里的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