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钦点的几样活儿,总不能为了赶早成婚而误了正事。其实……” 程紫玉看了皇帝和李纯一眼,小心翼翼问到: “紫玉觉得春日还是太赶了,婚事放到秋日可好?” 她这么问,是有缘故的。她担心老爷子前世那场病。按着前世,南巡结束后不久,老爷子便染了场风寒,随后病情来势汹汹…… 她一直怀疑与朱常安有关。此刻朱常安说要戎边,而老爷子身边明里暗里两拨人盯着,按理那场病不会再来。 可万一呢…… 万一不是朱常安的手脚,万一老爷子是真病而不是被人下毒呢?若是那般,这一次,天塌下来她也要顶在荆溪的! 皇帝思索了一番,点头又摇头。 “锦溪说的是最要紧。这样吧,不提前,也别延后了。你也放心,有朕做主,你程家在京中的工坊作坊,包括窑场的选地和修建,都由李纯负责。保证让你开年可以安心入京,不会误了你的事。 但锦溪你这段时间也别再接活儿了。以后李纯还得要你照顾,家业重要,相夫教子更重要。你任重道远啊!” 皇帝这么爽快在为她解后顾之忧,程紫玉也不好再多说,便先应了下来。 皇帝又一拍李纯肩。 “你也是,成了家后,就有牵挂了。媳妇家的产业,你做女婿的,义不容辞。你多费心,帮他们找好地方,并顺好文书。”皇帝煞费苦心,总觉得李纯是被自己逼迫娶妻。这会儿不忘替他卖个人情,并试着拉近他与媳妇家的关系。 李纯应了。 程家众人喜出望外。 天子脚下开工坊建窑,哪有那么容易,官府那里就很难搞,一溜儿的文书都要衙门批复。若走正经渠道耗时长不说,有银子也未必有地方使,因而刚来的路上,老爷子还在思量明日找哪位熟人探路。 这会儿圣上发了话,又有李纯亲自办,那还不是一路畅通? 程翾这会儿也有几分热血沸腾了。 他对程家陶有过很多期许,有生之年能在京城再开三间分号便已是他的最大期望了。可最近的每一天都叫他惊讶连连,能与皇帝这么近,能得了皇帝的看重,还能将程家生产直接引入京城…… 再有皇权加持,那么,程家陶发扬光大,遍布大周指日可待。能如此光宗耀祖,他死而无憾…… 皇帝说完便想起,先前他与太后还各自许诺要给今晚头名个嘉奖。 皇帝早有盘算,当即便表示,他给的嘉奖是李纯大婚的所有开销。 太后想了想,开口说她在京郊西山还有一块地,便送他们夫妻了,是怎么弄,建窑还是做工坊,由他们夫妻将来看着办…… 程紫玉感激叩谢之时,李纯却在做着盘算。如此,有皇帝太后保驾护航,他的财政压力顿时减轻了大半…… 自打知晓程紫玉的财力后,李纯顿时理解朱常安和私盐后面人等喜欢打程家家业主意的原因了。 程家就如棵杉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