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分子生物学》这门课。
每个正常人都有六十组左右的基因突变,患儿也不例外。
但这个患儿的一组甘氨酸受体α1亚基,存在复杂合子突变,造成了神经传递系统异常。
简单地说,就是父与母各自的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基因,遗传到孩子身上结合起来,然后就突变了,导致了这个病。
谢宝树的眉头都快拧成川字了,陶乐也看明白了他是真没看懂。
患儿家属还在眼前呢,陶乐自然不能让谢哥掉面儿。
她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家属你也过来看一看。问题已经很清楚了。”
陶乐尽可能用浅显的语言,为患儿的母亲解释了一番。
看得出来,她比谢宝树还不如,完全是一头雾水。
听不懂没关系,只要知道怎么遵医嘱吃药就行。
“陶大夫,这基因有病,就是胎里带来的呗?”患儿的母亲担心极了。
“可以这么说。”陶乐点头。
“哎,我可怜的儿呀,你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母亲立马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查来查去,结果是个胎里病,还是治不好啊!”
陶乐赶紧阻止了她:“家属,你别激动啊,谁说这病治不好了?”
“都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哪能治好?”患儿母亲哭得更响了。
陶乐是又好气又好笑。
“别的基因病可能难治,这个却能治,也好治。”
她说话的时候已经把药开好了:“按我写的剂量和方法服药,吃完了再过来开,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完全治愈了。”
患儿母亲的泪水忽然就凝在眼眶里:“陶大夫,你说的是真的?不用住院,打吊针,做电疗理疗,只吃药就行?”
“我是大夫,肯定不能骗你。”陶乐的声音很沉稳,莫名地给人以信心。
患儿的母亲出了门,直接就到了门诊旁边的缴费窗口,把单子递进去。
“16块钱。”收费的小姑娘说道。
那位母亲就愣了一下:“是不是算错了,怎么才这么点儿钱?”
“就开了一瓶药,这药本来就很便宜。”
患儿母亲付了费,去西药窗口取了药,果然就是一个塑料小瓶,上面写着五个字“氯硝西泮片”。
“一瓶一百片,统共16块钱。这真的能有效?”
患者母亲拿了药看了半天,还是装进了包里,半信半信地领着规行矩步的儿子回了家。
儿科诊室里,谢宝树也缠着陶乐问她是怎么诊断的,把陶乐缠得不胜其烦。
好在这时候儿保科来了新病人。
陶乐赶紧抽身离开,走之前还